国家攀登计划(JL93021)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晏王会生展淑琴郭新奎曹东元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后 ,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内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和视上核c fos的表达。结果 :电针组上述部位的c fo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电针可引起大鼠脑内上述部位c fos表达增强 ,表明电针引起了这些部位神经元活性的变化。
- 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
- 关键词:足三里C-FOS电针免疫组织化学
- 逆行电刺激对相邻背根节PPT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给予大鼠左侧胸 9脊神经背侧皮支或其外周断端较强电刺激后 ,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相邻节段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电刺激完整神经后 2 4h,同侧胸 8、胸 9和胸 10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电刺激断离中枢的神经外周端后 2 4h,同侧胸 8和胸 10背根节 PPT m 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表明较强的逆行电刺激 ,可以在外周通过跨节段传递信息 ,引起相邻节段背根节的 PPT m RNA表达的增强。提示由 PPT生成的
- 李秀华赵晏史文春李信民王会生
- 关键词:电刺激原位杂交背根节
- 电针对大鼠脑内前速激肽原AmRNA表达的影响(英文)
- 2004年
- 背景:速激肽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针刺的信息要经过许多神经递质或调制物质的转递才能产生镇痛效果,有关针刺引起脑内速激肽变化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脑内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A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用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30只进行实验。大鼠体质量220~250g,由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清洁级。干预: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电针穴位后24h大鼠脑内PPTA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高(分别是11.20±2.56,10.63±2.57,6.52±1.12,8.16±1.82,7.351±1.59),刺激强度为5mA的强电针组上述部位PPTAmRNA表达(分别是16.56±3.31,15.66±3.03,10.20±2.88,12.13±2.86,12.16±2.44)比刺激强度为1mA的弱电针组(分别是13.38±2.48,12.83±2.86,8.33±1.76,10.00±2.58,10.12±2.37)高。结论:电针能引起大鼠脑内一些部位PPTAmRNA表达的增高,速激肽的合成增加,因而?
- 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曹东元
- 关键词:电针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 P物质(SP)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 2000年
- SP广泛地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组织 ,呈现出复杂的生理效应。它与临床的多种疾病有关 ,如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胃肠道炎症、膀胱炎、风湿病、头痛、变异性心绞痛、脊髓空洞症等。SP的拮抗剂如sendide,spantide ,CP 963 4 5,RP67580 ,SP4 8968,CP 1 2 2 72 1等通过阻断SP的作用可产生镇痛、止泻、解痉、止喘、抗炎和抗伤害等效应 ,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李秀华赵晏史文春
- 关键词:P物质疾病
- 前速激肽原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被引量:5
- 2001年
- 速激肽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 ,呈现出多种生理效应 ,本文介绍速激肽的前体前速激肽原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及影响其表达的因素。PPTAmRNA主要在新皮质、伏核、尾壳核、下丘脑、缰内侧核、中缝核等处表达 ,PPTBmRNA主要在主嗅球、嗅结节、伏核、海马、终纹床核、缰内侧核、导水管周围灰质 ,上、下丘等处表达。多巴胺、乙酰胆碱、鼠龄、肾上腺皮质激素、五羟色胺、兴奋性氨基酸、雌激素等均影响前速激肽原的表达。
- 展淑琴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基础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及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P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及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24 h大鼠脑内SP表达的变化。结果:SP在大鼠脑内许多部位均有分布,电针能引起大鼠脑内许多部位SP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SP在大鼠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对机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电针可能部分通过SP起作用。
- 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
- 关键词:P物质电针
- 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参与外周跨节段信息传递的多种神经递质及其作用机制 ,为阐明经络实质提供资料。方法 :在大鼠足太阳膀胱经上刺激一个穴位的支配神经 ,用电生理学方法在相邻节段或者相隔多个节段的穴位支配神经上观察放电数的变化。在跨节段信息传递的模型上 ,使用辣椒素损伤肽能神经 ,并应用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激肽A(NKA)的激动剂和NK 1受体、H1 受体拮抗剂观察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首次证实了模拟穴位刺激可引起沿经脉线的跨节段信息传递 ,这种跨节段信息传递现象符合人体循经感传的特性 ,可能是循经感传的生理学基础。用辣椒素处理破坏肽能神经纤维后 ,跨节段信息传递明显减少。SP、NKA和CGRP均使跨节段信息传递易化 ,三种神经肽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 :SP >CGRP >NKA。应用NK 1受体阻断剂WIN51 ,70 8、H1 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则可使跨节段信息传递减少。结论 :SP、CGRP、NKA、组织胺等 ,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介导外周跨节段的信息传递。交感神经的激活也可能促进这种信息传递。提示循经感传是由多种递质和受体介导的 ,并且可以从经脉线上直接采集电信号作为研究经络活动的指标。
- 赵晏孙启新张世红贾军曹东元郭媛
- 关键词:穴位刺激神经递质循经感传经络学
- 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前速激肽原A mRNA(preprotachykininAmRNA,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正常分布及电针针刺足三里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而加深对速激肽功能及电针机制的理解。方法: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正常大鼠脑内PPTAmRNA的正常分布及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PPTAmRNA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在许多核团内均有较高表达,电针针刺足三里可使脑内许多核团PPTAmRNA表达增高。结论:PPTAmRNA在大鼠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在脑内发挥重要的作用,速激肽可能参与电针的作用。
- 展淑琴赵晏郭新奎王会生
- 关键词: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电针
-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电针后 2 4hr大鼠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导水管周围灰质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较对照组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 :电针可引起脑内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增高 。
- 展淑琴赵晏王会生曹东元史文春郭新奎
- 关键词:电针脑内P物质表达
- NK-1受体介导大鼠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之间的信息传递
- <正> 以往的研究表明,大鼠的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之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这是一种从外周传向外周的跨皮节的信息传递过程,它可能由感觉神经的传出作用,包括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而引起。P物质及其受体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赵晏孙启新张世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