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011007088)
-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7
- 相关作者:汪厚植赵惠忠李轩科计道珺张文杰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Al_2O_3和SiO_2对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2年
- 在普通的刚玉质耐火材料中分别加入少量纳米Al2 O3和SiO2 ,研究了这两种纳米材料对经不同温度烧成后刚玉质耐火材料烧结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这两种纳米材料均能使刚玉制品的烧成温度降低 1 0 0~ 2 0 0℃ ,并在相同烧成条件下能使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提高1~ 2倍。
- 赵惠忠吴斌汪厚植张文杰顾华志赵俊峰魏晓芳
- 关键词:纳米粉三氧化二铝刚玉质耐火材料
- Ce-O-Co/ZrO2纳米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氧化CH4性能的研究
- 采用共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Ce-O-Co/ZrO纳米催化剂。通过XRD、TG-DSC、XPS和比表面和孔隙分布仪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物相结构,采用微反应器-GC连用技术研究其对CH催化燃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
- 胡守天赵惠忠李平和李成香汪厚植
- 关键词: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Al_2O_3-SiO_2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超临界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9
- 2003年
- 采用sol gel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合成了Al2 O3-SiO2 纳米复合粉 ,并研究了该复合粉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容分布、物相变化及分形维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热处理温度直接影响粉体的显微结构特征 ,并决定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分形维数 ;该复合粉体材料的莫来石化温度为 10 15℃左右。
- 赵惠忠计道珺雷中兴汪厚植张文杰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干燥SOL-GEL法莫来石
- 不同碳源气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本研究采用CH4和C3H6两种碳源气,通过有机气体催化裂解法,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分别制备出纳米碳管。并用XRD、TEM、BET吸附等方法对制得的纳米碳管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碳源气制备的纳米碳管,其形貌有所不同。
- 计道珺李轩科汪厚植
- 关键词:纳米碳管CH4C3H6丙烯
- 碳纳米管的催化热裂解法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 2003年
- 以纳米级NiO/SiO2气凝胶为催化剂,以H2为载气和还原气,在适当的温度下,裂解甲烷等碳氢气体,得到了管径均匀、长度与直径比为100~1000的碳纳米管。同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和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 计道珺李轩科赵惠忠汪厚植洪学勤杨熹文陈家唯
- 关键词:碳纳米管催化裂解
-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NiO-SiO_2二元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特征被引量:7
- 2002年
-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采用溶胶一凝胶(sol—gel)法和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得的NiO—SiO2二元纳米材料的组成对其结构的影响规律。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结果发现:在NiO—SiO2二元纳米材料中,随着NiO含量的不断提高,二元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不断减小,而堆密度和孔尺寸不断变大,同时显微形貌由纤维放射状、束状变为椭圆状并逐渐过渡到颗粒更大的圆球状。
- 赵惠忠胡守天李轩科汪厚植计道珺陈龙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干燥纳米复合材料
- 不同原料气催化热解法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4年
- 以CH4和C3H6为原料气,Ni SiO2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裂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考察了两种原料气在单位催化剂上的产量与碳纳米管的转化率,并运用TEM、XRD和Raman对所获碳纳米管的形貌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CH4为原料气时单位催化剂上的产率虽低而转化率却较高。说明当C3H6发生分解时,分解出来的碳只有少部分转化成了碳纳米管,而大部分为副产物;当CH4分解时,副反应较少,因此转化率较高。同时微观结构的分析也表明:采用CH4为原料气时,产物的形貌比较均一,其有序程度较高,碳纳米管的结构缺陷也较少。
- 李颖李轩科刘朗
- 关键词:催化裂解碳纳米管原料气原料气微观结构
- 裂解温度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2年
- 以纳米级复合物NiO SiO2为催化剂、甲烷为碳源,采用催化分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并运用TEM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碳管进行了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和形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碳纳米管的产率都很低。适合碳纳米管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20℃~720℃,在660℃~680℃之间反应可得到稳定的产率。在640℃~680℃之间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得到的碳纳米管形貌不均一而且含有很多杂质。
- 李颖李轩科刘朗
- 关键词:裂解温度碳纳米管催化剂催化裂解法
- 纳米NiO/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碳纳米管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1年
- 以有机硅剂和硝酸镍为主要原料 ,通过调节有机硅剂和硝酸镍的配入量 ,采用sol gel法及超临界干燥法 ,制得纳米SiO2 纳米NiO复合催化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 4 70~ 15 90m2 /g之间。将此种催化剂用于有机碳源热解制备碳纳米管过程中发现 ,该类催化剂可制备管径可控、纯度高的碳纳米管。
- 赵惠忠李轩科计道珺汪厚植
-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氧化镍
- Sol-Gel-SCFD法制备纳米莫来石被引量:21
- 2004年
- 以AIP(Aluminum-isopropoxde)和 TEOS(Tetraethyl Orthosilicate)为主要原料,采用Sol-Gel-SCFD(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n(Al_2O_3):n(SiO_2)=3:2的Al_2O_3-SiO_2二元纳米气凝胶,通过中温煅烧,获得了纳米级莫来石.用热重-差示扫描热量计(TG-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物理吸附分析仪(Autosorb)等手段对二元纳米气凝胶和纳米莫来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TG-DSC研究表明,在煅烧过程中,气凝胶的大部分失重(15.98%)在700℃左右已完成,DSC曲线上在445和 1015℃存在的两个放热峰是由于二元凝胶中的Si-O-Al-O结构重整和莫来石化所致,而在805℃处小的吸热峰是由体系中结构水分解所致;借助于 TG-DSC、XRD和 TEM分析手段,可以确定在纳米Al_2O_3-SiO_2二元材料内,莫来石的开始形成温度为1015℃左右.XRD分析表明,完全转变成莫来石温度在1100~1200℃之间,1200℃可得晶粒发育良好的纳米级莫来石;TEM和物理吸附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1100和1200℃所得纳米莫来石的微粒大小分别为30和50nm左右,比表面积分别为138.91和95.81m^2/g.
- 赵惠忠雷中兴汪厚植张文杰
- 关键词:纳米莫来石溶胶-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