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02032)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闵庆飞季绍波仲秋雁孟德才刘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移动商务
  • 2篇商务
  • 2篇采纳
  • 1篇信任
  • 1篇移动商务系统
  • 1篇支付
  • 1篇商务系统
  • 1篇手机支付
  • 1篇可用性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加拿大卡尔顿...

作者

  • 3篇闵庆飞
  • 2篇季绍波
  • 1篇孟德才
  • 1篇仲秋雁
  • 1篇徐超毅
  • 1篇李双明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管理世界
  • 1篇Tsingh...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中国管理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可用性的移动商务系统采纳研究框架被引量:10
2009年
从系统可用性的角度来探究移动商务的采纳问题,探讨了对移动商务系统可用性的定义和测量,分析了可用性对采纳的影响机制问题,提出移动商务系统可用性受到移动设备特性、WAP网站特性、移动通信网络特性以及情境因素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用性的移动商务采纳研究框架,希望引起学术界对移动商务系统可用性的更多关注,并更好理解影响移动商务采纳的因素。
闵庆飞李双明
关键词:移动商务系统可用性采纳
移动商务采纳的信任因素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消费者信任是影响移动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移动商务的信任因素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任、移动供应商信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被确定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制度信任在现阶段起主要作用。
闵庆飞季绍波孟德才
关键词:移动商务信任采纳
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本文在分析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手机支付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徐超毅
关键词:手机支付
Mobile Commerce User Acceptance Study in China: A Revised UTAUT Model被引量:15
2008年
User acceptance is one of the key fundamentals for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Based on the revised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model, we describ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ncorporat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m-commerce acceptance and usage in China. The revised UTAU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commerce, inclus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r satisfaction theory,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context.
闵庆飞季绍波曲刚
身份盗用的发展及其治理和研究趋势被引量:12
2007年
身份盗用是指为了取得金钱、物品、服务等利益或者逃避义务和责任,盗窃他人身份证明信息以非法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身份盗用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犯罪活动,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网民最多并渴望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也日益面临着身份盗用的严重威胁。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和深入。目的是要系统、全面的介绍身份盗用问题的内涵、发展,各国对身份盗用的治理实践以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预防和解决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提供一定基础。为此,回顾了有关身份识别的理论;讨论了身份盗用的危害和影响范围、身份盗用的类型和过程;分析了身份盗用蔓延的原因以及身份盗用和身份欺诈的关系;并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和消费者个人防护三个层面介绍了各国应对身份盗用的实践活动。最后讨论了对身份盗用问题的理论研究趋势和前景。作者希望引起学术同行们对身份盗用问题的重视,为深入研究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闵庆飞季绍波仲秋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