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6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魏飞骞伟中张强罗国华王垚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碳纳米管
  • 7篇纳米
  • 7篇纳米管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碳纳米管阵列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3篇纳米管阵列
  • 2篇气相沉积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SAPO-3...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电磁波吸收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液化气
  • 1篇液化石油
  • 1篇液化石油气

机构

  • 12篇清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12篇魏飞
  • 8篇骞伟中
  • 5篇张强
  • 3篇王垚
  • 3篇黄佳琦
  • 3篇罗国华
  • 2篇温倩
  • 2篇汤效平
  • 2篇徐光辉
  • 1篇范壮军
  • 1篇赵梦强
  • 1篇陈理
  • 1篇项荣
  • 1篇褚玥
  • 1篇刁士刚
  • 1篇凌晨
  • 1篇周健生
  • 1篇汪展文
  • 1篇朱杰
  • 1篇恽松

传媒

  • 4篇Chines...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石油化工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不同催化剂在流化床中合成甲醇被引量:1
2007年
在流化床中利用合成气(V(H2):V(CO)=2)合成了甲醇,对比了C302,C306,LP201催化剂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氢碳比、CO空速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前后不同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合成存在最佳的反应温度(210~250℃);增加压力,有利于CO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的提高,但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甲醇选择性的变化趋势不同,相对于LP201催化剂,C302催化剂更适合较高压力,C306催化剂在低温下活性较好;甲醇的选择性与空速、氢碳比、压力均有关,提高空速、增加氢碳比均有利于提高甲醇的选择性,降低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抑制甲醇的二次裂解。XRD表征结果表明,低氢碳比时,流化床中的催化剂无积碳。
李琰骞伟中魏飞
关键词:流化床甲醇合成气催化剂
流化床中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催化剂失活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加速失活的方法研究流化床中硝基苯气相加氢制备苯胺过程中的催化剂失活与积碳量的关系.催化剂的积碳量在6%以内时,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经过此突变点后,催化剂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利用拉曼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测定了失活过程中的碳的形态.失活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碳量增加且逐渐变为石墨态的碳,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导致不可逆失活.该结果为工业装置的操作及确定再生周期等提供了依据.
骞伟中刁士刚魏飞罗国华王垚
关键词:硝基苯加氢苯胺催化剂失活积碳
不同结构SAPO-34催化剂上1-己烯催化裂解制丙烯(英文)被引量:6
2009年
制备了100%SAPO-34,30%SAPO-34和介孔-SAPO-34三种不同类型的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并采用氮吸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三种催化剂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和总酸量近似,但具有不同的催化剂组成和次级结构.以1-己烯裂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30%SAPO-34催化剂,由于添加了粘结剂,其外表面酸性和扩散性能下降,导致催化活性降低;100% SAPO-34催化剂则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介孔SAPO-34催化剂次级结构的存在使其失活较慢,从而提高了原料的转化率.详细讨论了1-己烯催化裂解制丙烯的活性和选择性曲线,以进一步说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Zeeshan NAWAZ汤效平朱杰魏飞Shahid NAVEED
关键词:1-己烯催化裂解丙烯扩散SAPO-34
纳米铁催化剂制备及裂解甲烷生长小直径碳纳米管
2006年
在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裂解甲烷制备碳纳米管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催化剂组成,溶液过饱和度,焙烧温度等,优化了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得的纳米铁催化剂.催化剂的晶粒随着铁铝比及焙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溶液过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XRD表征证实,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影响最显著.利用低温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生成了大量细而长的小直径(5~8nm)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遵守直径依赖催化剂晶粒粒径的关系.这些结果对控制制备碳纳米管指导意义.
骞伟中陈理张强魏飞凌晨汪展文
关键词:碳纳米管纳米催化剂甲烷裂解
MgO负载Fe基催化剂选择性合成单/双/多壁碳纳米管(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浸渍及水热处理获得MgO负载的Fe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化学气相沉积过程裂解甲烷获得碳纳米管.结果表明,单/双/多壁碳纳米管可选择性地生长在Fe负载量不同的Fe/MgO催化剂上.当Fe负载量仅为0.5%时,铁原子在载体表面烧结为0.8~1.2nm的铁颗粒,碳在这种小颗粒上以表面扩散为主,导致单壁碳纳米管形成,并且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高达90%.当Fe负载量提高到3%时,铁原子聚集成约2.0nm的颗粒,在化学气相沉积中生长碳纳米管时,碳在Fe催化剂颗粒中的体相扩散的贡献增大,在表相扩散和体相扩散的共同作用下,双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显著增高.当进一步增加Fe负载量时,铁原子烧结形成1~8nm的颗粒,经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催化剂上生长了单、双、多壁碳纳米管.随着Fe在MgO载体上负载量的增加,管径、管壁数以及半导体管的含量都增加.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适合大批量选择性生长单/双/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张强赵梦强黄佳琦骞伟中魏飞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气相沉积负载型催化剂微结构拉曼光谱
螺旋状碳纳米管被引量:4
2009年
螺旋状碳纳米管(coiled carbon nanotubes,CCNTs)是一种弯曲环绕,形成螺线状结构的碳纳米管。其螺旋形态特有的手性、螺旋状,以及非线性力学响应等性质,使其在微纳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方向。本文从制备、形成机理、结构调变以及应用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CCNTs的研究进展。
黄佳琦张强魏飞
丙烷脱氢反应中焙烧温度和反应气氛对Pt-Sn/SAPO-34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制备了Pt-Sn/SAPO-34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N2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O2脉冲烧炭、H2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Pt-Sn/SAPO-34催化剂对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和反应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oC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当焙烧温度高于500oC时,催化剂出现不希望的表面变化,例如活性Pt位点的聚集、Pt的团聚、Sn的流失等.当反应温度为595oC时,Pt-Sn/SAPO-34催化性能稳定,且能够保持表面金属状态.
Zeeshan NAWAZ汤效平褚玥魏飞
关键词:SAPO-34焙烧温度丙烷脱氢团聚
高温煅烧Mo改性的Fe/MgO催化剂用于制备管径分布均一的单壁碳纳米管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在以甲烷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的过程中高温煅烧预处理(900℃煅烧10h)对Mo改性Fe/MgO催化剂的作用.发现这种预处理有利于Fe在催化剂中的稳定和分散,从而制备出管径均一的单壁碳纳米管.采用能谱元素分析、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量、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生长的过程中,铁元素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单壁碳纳米管生长于富集铁的纳米颗粒上,并存在碳管直径与铁颗粒尺寸的依赖关系.Mo存在时可煅烧形成FeMoO4复合氧化物,后者比MgFe2O4相更加稳定.Mo/Fe比例对提高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密度、纯度与管径均一性等均有明显影响.上述研究对进一步精确控制制备单壁碳纳米管有重要意义.
温倩骞伟中魏飞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化学气相沉积煅烧
碳纳米管阵列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7年
在介绍CNT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直接合成CNT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CNT阵列的生长机理、结构控制和批量制备问题。进而探讨了CNT原生阵列、抽丝形成的CNT丝、以及CNT阵列分散后得到的CNTs在复合材料、力学增强、功能器件等方面的初步应用,展望了CNT阵列的发展趋势,指出低成本、大批量可控制备CNT阵列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研究热点。
魏飞张强骞伟中徐光辉项荣温倩王垚罗国华
关键词:碳纳米管阵列
流化床与固定床耦合反应器中的颗粒磨损被引量:6
2010年
在直径50mm的冷模流化床与固定床耦合反应器中,考察了活性炭颗粒在130~150℃及不同气速下的磨损情况,得到了不同气速下固定床中圆柱状颗粒的磨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分析了滞留在流化床、固定床及袋滤器中的细颗粒在不同气速下的粒径分布与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颗粒在该耦合反应器中磨损严重,在0.212~0.424m/s气速下,固定床中颗粒质量损失可达3%~4%,流化床中颗粒平均粒径由200μm降至100μm以下.
恽松骞伟中魏飞
关键词:磨损流化床固定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