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1367)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光华韩召军方继朝韩光杰张志春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二化螟piggyBac类转座子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piggyBac转座子是DNA型转座子,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基于piggyBac转座子超家族成员IFP2开发的转基因工具载体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因此piggyBac转座子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是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内源性piggyBac类转座子(piggyBac-like element,CsuPLE)的首次报道。克隆的CsuPLE(GenBank登录号:JX392388)全长2537bp,包含一个长191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含637个氨基酸残基的转座酶,转座酶中含有piggyBac家族保守的"DDD-domain"。CsuPLE全长序列具有完全对称的13bp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s)以及非完全对称的21bp内部重复序列(internal repeats,IRs),在二化螟基因组上插入在特征性的"TTAA"靶位点重复(target site duplication,TSD)处。在我国地理跨度很大的不同二化螟种群中均存在结构完整的CsuPLE序列。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piggyBac转座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评价利用转座子载体系统在二化螟体内进行转基因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罗光华吴敏韩召军李晓欢钱路方继朝
- 关键词:二化螟PIGGYBAC转座子克隆
- 二化螟内源性piggyBac转座子在不同地理种群中的差异分析
- 二化螟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非迁飞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稻区,食性多样,遗传多样性丰富,能较快地适应不同的杀虫剂和耕作栽培环境,因而在生产上形成周期性的大暴发,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转座子是宿主基因组的重要...
- 罗光华李晓欢张志春刘宝生方继朝
- 关键词:植物害虫二化螟PIGGYBAC转座子种群差异
- 二化螟越冬种群特点及其对三唑磷靶标抗性突变频率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调查分析了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稻区20个地区的二化螟越冬代种群的龄期结构、个体体质量及其对三唑磷的靶标抗性突变频率。结果表明,在20个采集地中有18个以6龄幼虫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广东广宁和安徽桐城均达到80%以上;在所有的采集地中,4龄、5龄和6龄个体的总数在整个采集样本中占的百分率均达90%以上,表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稻区二化螟种群均以高龄幼虫越冬。二化螟对三唑磷的靶标抗性突变频率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二化螟种群的靶标抗性基因突变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处于我国二化螟主发生区的浙江(100%、31.3%)、福建(77.1%、66.7%)、江西(68.8%、43.8%)、湖南(35.4%、33.3%)以及接近二化螟主发生区的广西阳朔(72.9%)和广东广宁(33.3%)的突变频率较高;其他地区抗性突变频率较低(<23%),其中,安徽阜南、湖北荆州、四川德阳和乐山、重庆江津的二化螟种群未检测到抗性突变。
- 罗光华张志春韩光杰韩召军方继朝
- 关键词:二化螟三唑磷突变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