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45)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竺亚斌李媛媛陈玲刘玉新俞珺瑶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电纺丝技术研究血管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的制备与取向
- <正>静电纺丝是把聚合物溶液纺成微米至纳米级纤维膜的一种有效方法。本论文详细讨论了电纺丝的影响因素如聚合物溶液的性质(如粘度、导电性、表面张力等),操作系统参数如电压、流量、喷射头与收
- 竺亚斌刘玉新李媛媛陈玲
- 关键词:电纺丝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组织工程
- 文献传递
-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骨骼肌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制造科学的相互渗透,使得体外构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性替代物成为可能。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后与生物可降解三维支架材料结合,植入患者体内来修复缺损及恢复生理功能。目前对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培养已进行了较多研究,而对于肌卫星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鉴定,以及与组织工程三维支架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功能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文中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静静沈志森巩长凤康骋竺亚斌
-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生物材料
- 食管粘膜下层脱细胞基质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脱细胞基质支架由于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高渗盐溶液联合DNA酶法(HSD)、表面活性剂联合DNA酶法(SD)、磷脂酶联合DNA酶(PhD)等三种方法对猪食道粘膜下层的脱细胞条件进行探索,并对支架脱细胞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显示HSD和SD二种方法去除细胞效果明显;食管粘膜下层经上述这三种方法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中SD法处理的脱细胞基质力学性能与正常组织的比较相近。SD法对猪食管粘膜下层脱细胞效果较好,同时较大限度地保留了食道粘膜下层组织的力学性能。
- 俞珺瑶竺亚斌李媛媛董炜玄方毛金会巩长凤
- 关键词:脱细胞基质组织工程支架力学性能
- 食道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 2010年
- 每年因食道癌死亡的患者数仅次于胃癌死亡的患者数,发病率逐年增高,外科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难以提高食道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组织工程化食道作为一种具备食道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替代物,有望成为食道癌治疗的有效途径。组织工程化食道的研究,主要包括支架基材制备、种子细胞选择及支架细胞复合3个要素,其中支架材料的研究已取得明显进步。主要综述与支架相关的研究进展,以及种子细胞和力学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
- 李媛媛刘玉新竺亚斌陈玲俞珺瑶
- 关键词:食道病变
- 丝素蛋白在电纺丝法构建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丝素蛋白是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丝素蛋白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特点、提取方法以及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组织工程化支架构建中的应用作了概述。总结了丝素蛋白在用于组织工程材料上的性能和优势以及在人工血管、皮肤、骨组织等工程化支架方面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丝素蛋白支架对细胞在其上生长、增殖和功能的影响,同时对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化食道支架及其他再生医学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陈玲竺亚斌李媛媛刘玉新俞珺瑶
- 关键词:丝素蛋白电纺丝
- 铁系化合物催化脂肪族环酯聚合反应被引量:4
- 2011年
- 以常见铁系化合物为催化剂对L-丙交酯(L-LA)及与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L-丙交酯在以铁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时的开环聚合反应机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所用4种常见铁化合物中,乙酰丙酮亚铁Fe(acac)2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是较高效的催化剂,其对L-LA的催化反应可使单体转化率达90%以上,数均分子量达1.2×105,分子量分布约1.4。Fe(acac)3同时也是L-LA与ε-CL共聚反应的有效催化剂。
- 雷钰娜竺亚斌陈玲侯琳熙
- 关键词:铁系化合物催化剂脂肪族聚酯开环聚合
- 电纺丝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合适的支架是进行组织工程研究必需的条件之一.作者运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可控电纺丝系统,对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明胶和生物可降解并具有良好成纤性能的聚己内酯(PCL)的复合电纺丝纤维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明胶在与PCL混合的情况下成纤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分别制得了直径介于250~660nm、均匀无珠状物的多孔纤维膜.由于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和组织相容性,PCL和明胶的混合不仅明显提高了二者的成纤能力,改变了各自都不容易被电纺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这二者的复合纤维兼具天然高分子和合成聚合物的优点,将为进一步对食道和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合适的支架样品和技术服务,对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 竺亚斌李媛媛刘玉新
- 关键词:电纺丝技术组织工程支架
- 干细胞在工程化组织构建与再生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种子细胞是影响组织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获得和运用理想的种子细胞是当今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针对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组织工程潜在的种子细胞,就其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做一综述,并展望了它们作为种子细胞的前景和目前面临的困难。
- 吕静静於学禅沈秋霞竺亚斌
- 关键词:干细胞种子细胞器官再生
- 渔用氟苯尼考缓释药丸的制备及性能测定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聚乳酸和淀粉(20∶1,质量比)为载体基材,以抗生素氟苯尼考为载药对象,制备了具有缓释作用的渔用氟苯尼考聚乳酸药丸。采用电镜扫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仪及高效液相色谱对该药丸的物理形貌、缓释性能及药理性质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药丸内具有均匀分布的多孔结构,孔与孔之间连通性良好,孔隙率为72.5%±1.2%;在海水中漂浮和浸没两种状态下,96 h后的释放值分别为0.28±0.02和0.42±0.03 mg/L,缓释效果明显。在浙江宁波象山港大黄鱼养殖场,采用每条体重约500 g的大黄鱼进行了载体聚乳酸的毒性试验、药丸的缓释效果及氟苯尼考残留检测等实际应用探索,结果证明该药丸无明显毒副作用,在鱼体内具有缓释作用。
- 陈哲昕竺亚斌徐鑫王国良
- 关键词:氟苯尼考聚乳酸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