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AA06A307)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体健沈毅谢旻韩永殷长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主要大气污染...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聚类分析
  • 1篇颗粒物
  • 1篇可吸入颗粒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后向轨迹
  • 1篇臭氧
  • 1篇大气污染
  • 1篇大气污染物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王体健
  • 1篇韩永
  • 1篇李树
  • 1篇谢旻
  • 1篇沈凡卉
  • 1篇庄炳亮
  • 1篇沈毅
  • 1篇殷长秦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云滴数浓度参数化方案对硝酸盐气溶胶第一间接效应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区域气候化学模式系统(RegCCMS)中,分别采用Hegg、Hansen、Ghan、Jones等4种云滴数浓度参数化方案,模拟研究了2003年10月硝酸盐气溶胶的浓度分布和第一间接气候效应,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方案模拟的硝酸盐气溶胶分布大体上一致,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地面浓度最大值达18μg/m3。Hegg、Hansen、Ghan、Jones等4种云滴数浓度参数化方案计算得到的由硝酸盐气溶胶所造成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全国平均值分别为-1.48、-2.05、-1.61和-1.40 W/m2。4种方案模拟的硝酸盐气溶胶间接效应都表现为近地面气温下降,降水减少,其中Hansen方案的间接效应最强,Ghan、Hegg方案次之,Jones方案最弱。
李树王体健庄炳亮沈凡卉殷长秦
南京近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观测分析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南京的一个近郊站点(32°03′N,118°78′E)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等6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本文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些污染物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周、月)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到达该测站的气团来源及化学特征.结果表明,PM10、O3、SO2、CO、NOX和NH3的年均浓度和标准差分别为0.14±0.08 mg/m3(、18.52±14.05)×10-9(、21.14±15.96)×10-9(、1.08±0.98)×10-6(、24.57±24.65)×10-9(、24.33±15.73)×10-9.O3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日变化特征,SO2和PM10一般在早上9、10点钟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NOX呈双峰结构;O3春季浓度高,2008年2月出现峰值,可能与当年冬季持续降雪有关.NOX、NH3浓度呈现秋冬季节低、春季高的特点,而PM10和SO2则相反;O3周末浓度低,工作日浓度高,SO2和O3前体物NOX、CO在周末的浓度高于工作日.研究还发现,O3和NOX、CO都呈现一定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和-0.42.后向轨迹分析显示近距离输送对该测站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贡献显著,远距离输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来自南方海上的气团较干净,O3、SO2和CO的浓度分别为(11.96±9.22)×10-9(、5.60±4.10)×10-9和(0.45±0.26)×10-6;冬季测站受来自北方的大陆性气团控制,浓度较高,局地源贡献明显,PM10、SO2、CO、NOX和NH3的浓度分别为0.19±0.10 mg/m3,(32.31±21.28)×10-9,(1.00±0.93)×10-6,(31.41±32.29)×10-9和(29.38±17.18)×10-9,均高于其他气团.
沈毅王体健韩永谢旻
关键词: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