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0804773)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范一宏李延玲张璐吕宾张兴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外源
  • 2篇外源性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源
  • 2篇细胞源性
  • 2篇慢传输型
  • 2篇慢传输型便秘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胶质细胞源性
  • 2篇胶质细胞源性...
  • 2篇便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新昌县人民医...

作者

  • 2篇吕宾
  • 2篇张璐
  • 2篇李延玲
  • 2篇范一宏
  • 1篇张高松
  • 1篇张兴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背景:慢传输型便秘(STC)是一种以结肠动力障碍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与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探讨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STC大鼠结肠组织中的GDNF表达及其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大黄灌胃建立ST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DNF对照组、STC模型组和模型GDNF组。GDNF对照组和模型GDNF组经尾静脉注射重组人GDNF,正常对照组和STC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周后,以墨汁推进实验测定肠道传输功能,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GDNF表达。结果:STC模型组肠道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和GDNF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模型GDNF组肠道推进率与STC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GDNF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模型组结肠组织GDNF阳性面积和积分光密度(IOD)值与正常对照组和GDNF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模型GDNF组GDNF阳性面积和IOD值与STC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GDNF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大黄会导致大鼠肠壁组织中的GDNF表达减少,而给予外源性GDNF可提高其表达,从而改善肠道传输功能。
张兴范一宏李延玲吕宾张璐
关键词:便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胃肠动力障碍
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胃、结肠Akt、MAP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胃、结肠中Akt、MAPK的表达及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其的影响,并探讨GDNF对STC大鼠的作用途径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用大黄灌胃,共3.5个月,建立ST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亚组和GDNF亚组,模型组分为STC亚组和STC+GDNF亚组,GDNF亚组和STC+GDNF亚组给予外源性GDNF1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结肠组织中Akt和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1)胃组织中,STC亚组的Akt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亚组有减弱趋势(P〉0.05);STC-4-GDNF亚组较STC亚组增强(P〈0.05);STC+GDNF亚组与正常对照亚组、GDNF亚组比较,Akt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组织中,STC组的Akt、MAPK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亚组减弱(P〈0.05),而在STC+GDNF亚组表达均增强(P〈0.05)。(3)胃组织中,STC亚组的MAPK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亚组减弱(P〈0.05);STC+GDNF亚组较STC亚组表达增强(P〈0.01);STC+GDNF亚组与正常对照亚组、GDNF亚组比较,MAPK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大黄可使大鼠的胃和结肠组织中的Akt和MAPK表达减少,这可能是STC的发病机制之一。外源性GDNF有可能通过提高STC大鼠胃和结肠组织中Akt和MAPK的表达而保护消化道中的神经元。
范一宏张高松李延玲张璐吕宾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AKT慢传输型便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