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2021035-3)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冯文莉杨静奚志琴陈晋宇乔祖莎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药耐药外排泵ABC基因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克柔假丝酵母菌耐药性产生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外排泵基因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耐唑类药物中的作用,对假丝酵母菌属的耐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临床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方法检测耐药和敏感菌株多药耐药外排泵基因(CDR1/CDR2/ABC1)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罗丹明6G为示踪剂了解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药物外排情况。结果临床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均较高,均>8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70.00%;根据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实验获得的ΔCt值,经统计分析发现,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菌株CDR1、CDR2mRNA的表达量高于敏感菌株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克柔假丝酵母菌中仅有一株耐药菌株出现高表达,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ABC1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罗丹明6G外排试验测定,随时间延长罗丹明6G外排明显增加,在CDR1/CDR2mRNA高表达的耐药菌株明显增高。结论外排泵基因CDR1、CDR2在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的产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说明外排泵基因ABC1在克柔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的产生中无作用,因样本量较小,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杨静奚志琴张谨宇马彦乔祖莎王一如陈晋宇冯文莉
-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外排泵基因罗丹明6G
- ERG5基因在白色念珠菌耐唑类药物中的突变及高表达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突变、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对36株临床白色念珠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ERG5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Gen Bank序列号:AF069572)进行比对,分析基因突变情况;抽提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的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方法检测ERG5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36株白色念珠菌临床菌株中,共检测出ERG5基因存在1个错义突变位点;氟康唑耐药组有11株发生ERG5高表达,占61.11%,敏感组中5株发生高表达,占31.25%。耐药菌株组ERG5基因的表达量ΔCt值与敏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FCA产生耐药有关,并未发现ERG5耐药菌株在同一位点发生错义突变,白色念珠菌ERG5基因突变、高表达在耐药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 杨静冯文莉王一如陈晋宇奚志琴冀英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唑类抗真菌药物基因突变
- 临床分离白念珠菌 ERG4基因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白念珠菌 ERG4基因高表达与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 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4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抽提白念珠菌 ERG4基因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 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FQ-RT-PCR)方法检测 ERG4基因 mRNA 表达水平。结果白念珠菌耐氟康唑菌株组 ERG4基因表达量(4.20±2.56)高于敏感组(1.72±1.33)(t =3.99,P 〈0.05);耐伊曲康唑组(3.60±2.47)高于敏感组(1.66±1.61)(t =3.71,P 〈0.05);耐伏立康唑组(3.99±2.72)高于敏感组(2.07±1.58)(t =2.91,P 〈0.05);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同时耐药菌株组(4.49±2.73)显著高于敏感组(1.69±1.82)(t =3.81,P 〈0.05)。结论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耐药菌株 ERG4基因高表达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及交叉耐药有关,但白念珠菌 ERG4基因高表达在耐药中的作用还有待于通过基因下调进一步研究证实。
- 冯文莉杨静王一如陈晋宇乔祖莎奚志琴马彦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基因抗真菌药
- 临床白念珠菌耐药性与ERG3基因突变及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明确白念珠菌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得36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提取基因组DNA,PCR基因扩增,将扩增后的产物纯化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知的标准序列(AF069572)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对白念珠菌ERG3基因表达的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36株白念珠菌ERG3基因序列共发现6个突变位点,其中19株发生同义突变,突变位点为T51C、T432C、T381C、C438T、T1044C;2株发生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为C1052T,并产生耐药;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组ERG3高表达的发生率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增加了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有多种调节机制共同参与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
- 陈晋宇冯文莉杨静奚志琴乔祖莎
-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性
- 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增多,如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感染占54%、光滑念珠菌占22%、近平滑念珠菌占6%、热带念珠菌占5.7%、克柔念珠菌占4.3%。随着抗真菌药物长期反复广泛应用,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念珠菌也愈来愈多,
- 陈晋宇冯文莉
- 关键词:念珠菌属侵袭性真菌感染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感染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白念珠菌感染
- 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对耐药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氟康唑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实验菌株的ERG11基因,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突变位点;抽提实验菌株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24株临床菌株中,共检测出ERG 11基因存在24个同义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E174A、T123I、V234F为新发位点;白念珠菌ERG11基因在耐药组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错义突变的白念珠菌耐药株ERG1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发生错义突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念珠菌ERG 11基因的5个错义突变A114V、E174A、T123I、Y132H、V234F可能与氟康唑耐药形成有关;ERG1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氟康唑耐药有关;ERG11基因的错义突变可能对该基因的高表达存在抑制作用.
- 王一如冯文莉杨静奚志琴乔祖莎
- 关键词:白念珠菌ERG11基因耐药性基因突变
- 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和敏感菌株SAP活性与菌株毒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性与菌株毒力及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鉴定出的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株[最小抑菌浓度(MIC)≥1 mg/L]和敏感株(MIC≤0.125 mg/L)各20株分别接种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培养基上,计算Pz值,比较2组菌株的SAP活性;制备小鼠人工菌血症模型,观察1个月,比较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菌株均可产生特异性透明环,其Pz值分别为0.611±0.015和0.667±0.015,2组菌株SA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5,P<0.01);耐药组小鼠死亡16只,敏感组死亡7只,2组小鼠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04)。结论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SAP的活性、毒力及对小鼠的致病性均高于敏感株;菌株毒力随着Sap活性的增强而增强;白念珠菌SAP与耐药有一定关系。
- 潘彦卫冯文莉杨静奚志琴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