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274)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红任景怡李素芳耿强宋俊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微RNAS
  • 2篇胆固醇
  • 2篇低血压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微小RNA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2篇类药
  • 2篇类药物
  • 2篇梗死
  • 2篇固醇
  • 2篇冠心病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陈红
  • 7篇任景怡
  • 5篇李素芳
  • 4篇耿强
  • 2篇宋俊贤
  • 1篇韩冠平
  • 1篇曹成富
  • 1篇李雪
  • 1篇张静
  • 1篇李忠佑
  • 1篇李晶津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Chines...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Journa...

年份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giotensin-(1-7): new perspectives in atherosclerosis treatment被引量:2
2015年
血管收缩素(Ang )-(1-7) 在高血压蛋白原酶血管收缩素系统(地岬) 作为新 bioactive 肽被认出。Ang-(1-7 ) 是看起来对心血管的疾病保护的 Ang-II 的一个柜台规章的调停人。最近的研究发现了 Ang-(1-7 ) 在减少光滑的肌肉房间增长和移植起了一个重要作用,改进 endothelial 功能并且调整类脂化合物新陈代谢,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损害的抑制和匾稳定性的增加。尽管 Ang-(1-7 ) 的临床的申请由于它的 pharmacokinetic 性质被限制,包括更稳定的类似物和特定的交货混合物,稳定的混合物的鉴定启用了 Ang-(1-7 ) 的临床的申请。在这评论,我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开发期间有关 Ang-(1-7 ) 和相关机制的生物角色讨论了最近的调查结果。另外,我们加亮观点用 Ang-(1-7 ) 开发治疗学的策略对待动脉粥样硬化。
Feng ZHANGJun LIUSu-Fang LIJun-Xian SONGJing-Yi RENHong CHEN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生物活性肽动力学特性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7—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例住院患者进行卧位及站立位0、1、2和3 min的血压测量。比较OH组和非OH组患者基线资料、伴随疾病及治疗用药的差异,并分析OH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48例患者(24%)出现了OH,OH组患者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非OH组(P=0.001)。与非OH组相比,OH组患者伴发糖尿病(31.3%对10.5%,P=0.001)、脑卒中(27.1%对9.9%,P=0.003)的比例明显增高。OH组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12.5%对2.6%,P=0.014)、精神类药物(16.7%对5.3%,P=0.011)、降糖药物(27.1%对10.5%,P=0.005)及抗血小板药物(68.8%对52.0%,P=0.041)的比例均高于非OH组。多因素分析后发现,OH的发生与糖尿病(OR=3.84,95%CI 1.63~9.043)、脑卒中(OR=3.469,95%CI 1.409~8.542)、α受体阻滞剂(OR=5.537,95%CI 1.354~22.643)、精神类药物(OR=3.292,95%CI 1.035~10.471)的应用相关。结论 OH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较常见,伴发糖尿病、脑卒中,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精神类药物均可增加发生OH的风险。
李雪任景怡陈红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心血管内科脑卒中Α受体阻滞剂
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0年12)1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447例。根据病史分为初发AMI组(n=1268)和再发AMI组(n=179)。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人院时心功能、心肌梗死类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入院24h内的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肌酐等,并用logisticN归模型探寻再发AMI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初发AMI患者相比,再发AMI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同时患者人院时心功能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95%CI:1.01~1.04,P〈0.01)、糖尿病(OR2.10,95%CI:1.51~2.91,P〈0.01)、吸烟(0R1.76,95%CI:1.20~2.57,P〈0.01)、血清肌酐水平(OR1.003,95%CI:1.001~1.004,P〈0.01)是再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初发AMI患者相比,再发AMI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糖尿病、吸烟、血清肌酐水平是再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发AMI患者住院期间短期死亡率并不明显增加。
曹成富任景怡李素芳陈红
关键词:再发心肌梗死预后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炎症相关microRNAs的表达水平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估服用他汀类药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s TLDA(Taqman low-density array)芯片对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6)及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6)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s表达谱进行筛查,并选择部分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的miRNAs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对照组,n=20)、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26)、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19)中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miRNAs的表达谱与非他汀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miR-106b、miR-21、miR-25、miR-451以及miR-92a等炎症相关miRNAs在内的21种血浆miRNAs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倍数>3,错误发现率<0.0001%),选取miR-106b、miR-21、miR-25、miR-451以及miR-92a进行real-time PCR验证的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P<0.05),而非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一组炎症相关的miRNAs的表达水平。
张静任景怡陈红韩冠平
关键词:微RNAS他汀类药物血浆
Twenty-year trends in majo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Beijing被引量:10
2013年
CAO Cheng-fu REN Jing-yi ZHOU Xiang-hai LI Su-fang CHEN Hong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
不稳定冠心病循环microRNA表达谱特点及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明确不稳定冠心病患者循环microRNA(miRNA)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miRNA在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进行探讨。方法(1)分别收集不稳定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及疑似心绞痛的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浆,通过miRNA芯片检测,得到试验组患者循环miRNA表达谱。(2)分别在3个不同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argetScan、miRanda和DIANAmT,对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得到在3个数据库均有预测的miRNA靶基因。(3)通过DAVID数据库,对上述靶基因在细胞增殖方面的功能进行聚类及信号通路分析。(4)通过实时(real time,RT)-PCR实验,进一步验证循环miRNA-19b(miR-19b)在两组中的表达水平。(5)结合功能聚类分析结果,对差异表达最明显的(miR-19b)在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进行验证。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存在39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miR-19b差异表达最明显。(2)通过对miRNA靶基因的预测,发现有14个miRNAs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其中miR-19b调控的细胞增殖相关基因最多。(3)RT-PCR检测证实不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浆miR-19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4)细胞增殖实验表明,miR-19b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增殖。结论不稳定冠心病患者具有特定的循环miRNA表达谱,这些miRNAs可能是不稳定冠心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miR-19b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保护作用。
李素芳陈红任景怡李晶津宋俊贤耿强
关键词:冠心病微小RNAS细胞增殖
胆固醇稳态与微小RNA的调节被引量:6
2014年
体内胆固醇的代谢由多种蛋白共同参与,并受多因素调控,各因素协调作用保证了胆固醇的稳态。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在维持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首先从胆固醇的来源、转运及分解代谢3个方面对胆固醇稳态进行论述,并对miRNA调控胆固醇稳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素芳任景怡耿强陈红
关键词:胆固醇微RNAS乳糜微粒载脂蛋白E类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餐后低血压(PPH)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该院心血管门诊患者273例,按年龄大小分为高龄组(≥80岁)96例,普通组(60~80岁)177例,给予标准化的餐饮方案。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患者右上肢血压,每隔30 min检测一次。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用药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组患者的PPH检出率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高龄组的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高龄组早、中、晚餐后PPH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且三餐后血压降低幅度均大于普通组,但只有中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应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的老年人,高龄组PPH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P<0.05)。年龄、高血压、降压药与PPH正相关。结论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且血压降低幅度较大;利尿剂和硝酸酯类降压药可增加高龄老年人PPH的发生率;高血压、降压药可影响PPH的检出率。
富春刘玄长胡晓雷
关键词:餐后低血压降压药
循环微小RNA与冠心病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微小RNA (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22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中,循环mi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循环miRNA可能成为一类具有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用于诊断冠心病的循环miRNA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miRNA作为新一代诊断冠心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李素芳任景怡耿强陈红
关键词:微小RNA冠状动脉疾病生物标志物
持续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老年高血压(SH)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0例,测量血压及动态血压,其中SH患者80例,为SH组,血压正常老年人158例,为正常组。通过比较两组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脉压(24h P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等指标分析老年SH患者的BPV特征。结果 SH组24 h-SBP、24 h-DBP和24 h P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H组24 h-SBPSD、24 h-DBPSD、24 h-SBPV和24 h-DBPV分别为(38.5±7.0)mm Hg、(19.0±4.9)mm Hg、(29.2±5.6)%和(23.5±4.3)%,而正常组为(19.1±7.8)mm Hg、(10.0±6.2)mm Hg、(18.1±5.0)%和(14.4±4.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SH患者具有明显的BPV,临床上应该注意对这类患者保持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从而降低BPV,进一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富春李青
关键词:持续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