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3602)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文军吴璐杨华生罗永明王芳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罗布麻压制包衣脉冲片的处方工艺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制罗布麻压制包衣脉冲片。方法: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罗布麻脉冲片,以释药时滞和7h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考察羧甲基淀粉钠-甘露醇、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6000及包衣重-片芯重对处方工艺的影响,通过二项式方程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效应面法优化罗布麻压制包衣脉冲片处方,并对优选处方进行验证。结果:释药时滞和7h累积释放率与考察因素间均可用二项式方程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8,0.9554。最佳处方为羧甲基淀粉钠-甘露醇(1:1),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6000(5.38:1),包衣片重-片芯重(1:1),制备的罗布麻压制包衣脉冲片时滞约5h,药物在6~8h内近似零级释放,释药时滞和7h累积释放率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3.61%,-1.42%。结论:按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处方制备的罗布麻压制包衣脉冲片具有良好的定时脉冲效果。
- 吴璐高文军黄潇罗永明杨华生
- 关键词:罗布麻脉冲片体外释放度
- 罗布麻溶蚀型包衣脉冲片释药时滞对溶蚀速率的响应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罗布麻溶蚀型包衣脉冲片"时滞"对"溶蚀速率"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体外溶出的方法,考察压制包衣中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对"溶蚀速率""时滞"的影响,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氢化蓖麻油与聚乙二醇的比例显著影响溶蚀速率,随着氢化蓖麻油用量的增加,包衣层的溶蚀速率减慢,但在整个释放过程中并非恒量,表现为慢溶蚀相Ⅰ相与快溶蚀相Ⅱ相;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的比例、片芯崩解剂显著影响"溶蚀速率""时滞",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结论:包衣中各成分的比例、片芯崩解剂用量通过影响溶蚀速率控制脉冲片"时滞"的大小。
- 杨华生吴璐罗永明高文军
- 关键词:罗布麻脉冲片释药机理溶蚀
-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 吴璐高文军王芳杨华生
- 关键词:蒿甲醚纳米粒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