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49-004-001)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兴国李颖川朱国张亚飞王世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稠油
  • 1篇多相管流
  • 1篇压力梯度
  • 1篇油田
  • 1篇深井
  • 1篇示功图
  • 1篇塔河油田
  • 1篇黏度
  • 1篇两相流
  • 1篇两相流动
  • 1篇举升
  • 1篇减载
  • 1篇管流
  • 1篇超深井

机构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篇朱国
  • 1篇王世洁
  • 1篇李颖川
  • 1篇张亚飞
  • 1篇刘兴国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稠油掺稀井系统分析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新疆塔河油田的稠油油藏,以掺稀油降黏方式开采为主。根据传热学、能量及物质平衡原理,综合考虑稠油井筒中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稠油掺稀井井筒流体压力-温度耦合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掺稀深度为节点的稠油掺稀自喷井系统分析模型,优化了掺稀比、油管管径和掺稀点深度等参数。以塔河油田某井为例进行的计算表明,压力-温度耦合模型得出的压降平均误差为2.6%,温降平均误差为8%;优化得出的最优掺稀比与现场不同产量下掺稀量得出的比值相符。
朱国李颖川刘兴国
关键词:稠油
塔河油田稠油气液多相管流压力预测研究
2012年
以塔河油田稠油自喷井气液多相流动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建立了稠油黏温数学模型、稠油-水与稠油黏度对比和稠油-气-水三相与稠油两相黏度对比图,以修正稠油流体物性。在此基础上,引入Bannwart的研究思路,应用塔河11井次的稠油自喷井测压数据,统计评价了工程常用的5种气液多相流模型,结果表明Mukherjee&Brill模型各项误差最小。此研究成果将为稠油自喷井动态分析及今后的人工举升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王世洁
关键词:两相流动稠油压力梯度黏度
侧流减载泵举升系统动态预测与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Gibbs波动方程描述细长杆柱的力学行为,考虑杆材变化和接箍的影响,基于链条式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和侧流减载泵的工作特性,提出抽油杆柱轴向振动的上、下边界条件,建立了超深抽系统的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实例计算表明,预测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相吻合,预测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误差分别为2.7%、2.2%。对试验井所用杆柱进行了强度校核,并重新进行了杆柱设计,使悬点最大载荷降低了26.8%,举升效率提高了15.3%,为侧流减载泵举升系统提供了一套动态预测方法。
张亚飞李颖川刘永辉王雷
关键词:超深井示功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