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X003)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相关作者:潘斌袁媛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实在论还是建构论——对风险范畴的认识论批判被引量:5
- 2009年
- 实在论风险观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置身于现代性之中就是生活在风险社会之中。建构论风险观认为风险是一个文化范畴,风险社会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应该告别风险社会进入风险文化时代。实践生成论是超越实在论风险观和建构论风险观二元困境的基点,风险的全部特性正是建基于和展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 潘斌袁媛
- 关键词:实在论建构论
- 新手与专家:风险视域的理性之争被引量:1
- 2013年
- 新手对专家的信任是在风险与安全博弈背景下进行的理性选择,二者差异的实质是理性之争。新手理性是以常识与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理性,特征是情境化、主体性与冲突性;专家理性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的科技理性,特征是去背景化、可计算性与单向度。专家理性凭借知识与权威进行风险规制,但技术教条主义的单边行动策略徒增规制成本与再造次生风险。规制的失灵使得专家理性转向风险治理以破除科技理性的妄断与独大,实现社会生活合理化。
- 潘斌
- 关键词:新手
- 风险的政治化与政治的风险化:对风险政治学的批判性尝试被引量:5
- 2014年
- 风险形塑与建构了现代政治生活,政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风险维度的考量与批判。风险社会就是政治社会,现代社会的风险已经高度政治化。风险的政治化表现为专家政治的凸显与亚政治的兴起。风险社会里政治生活也具有自反性特征,没有任何一种政治是安全性政治,政治的风险化表达为国际政治风险与国内政治稳定的政治事实。风险的政治化与政治的风险化二者双向互动而又相辅相成,构成了风险政治学的研究范式。
- 潘斌
- 关键词:风险社会合法性
- 风险分配与气候正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现代社会的分配逻辑正发生着从财富分配向风险分配的转型,正义分配实质是风险分配。气候正义是风险分配的关键议题,目的是实现认知和应对气候风险能力的公平分配。实现气候正义除了依靠罗尔斯的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外,还需要扩充到全球正义原则。全球化与民族化、共同性与个体性、环保与发展的冲突构成了气候正义的问题背景,实现气候正义离不开全球治理,但也遇到伦理、制度和行动的三重困境。
- 潘斌
- 关键词:全球正义发展要务气候正义
- 风险社会视域中的核能危机反思被引量:2
- 2011年
- 核能危机是现代性的副产品与负面效应。从风险社会视域反思核能危机,是对科技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但不能否定核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核能安全与公众对风险的接受性、技术进步和政治治理密切相关。责任是核能伦理的关键维度,正当、安全与平等是构建核能伦理的基本原则。
- 潘斌
- 关键词:风险社会
-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1
- 2011年
- 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必然后果与制度效应,反思与自反的结构矛盾构成了风险社会的动力机制。科学认识风险与合理治理风险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经之途。在理念层上要重审现代性与构建新理性观,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培育责任伦理。规制与失范是风险社会生成的制度性根源,制度层面要求实现分配正义。实践层上风险治理的关键是构建社会风险预警体系。
- 潘斌
- 关键词:风险社会自反责任伦理
- 风险社会与生态启蒙
- 2012年
- 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范畴,风险社会是现代性自反性运动的制度效应与负面后果。超越现代性风险困境的前提是反思启蒙与重构理性,因而必须重释生态启蒙。作为一种知性革命、政治运动与社会实践的生态启蒙,实质是启蒙的启蒙、理性的理性化,也是一种生态民主政治与批判性社会实践。生态启蒙要求吸纳生态理性、维护生态正义、开展生态治理与构建全球生态正义,通过重构人与人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伦理道德规范而超越人与自然的二元困境,从而推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 潘斌
- 关键词:生态理性
- 人际和谐的伦理探源被引量:5
- 2012年
-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关键。神义论进路以神灵为中心强调爱人如己、博爱众生,但人际友爱只是神灵意旨的体现。契约论在守信尚法基础上结成法权关系,但其以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的进路使得人际关系的调节陷入过度计算性、效用性与经济化的道德困境。墨家的兼爱伦理主张爱无差等,义利并行,但过度的理想化使其缺乏现实可行性。儒家的恕道伦理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观念,是以仁为主旨的尚礼和谐。
- 潘斌
- 关键词:神义论契约论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