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4B01)
-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吴晓李海清石邢滕珊珊傅大放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闫家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满族文化的表达被引量:5
- 2013年
-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旅游开发区闫家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对象,在满族文化的现代表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析了景观规划中通过场地分析、功能分区、地域文化提取、非物质文化活动再现、建筑景观设计等步骤表达满族文化的设计思路。
- 吴云涛陈伯超郝鸥
- 关键词:满族文化乡村聚落旅游景观规划
- 基于“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东高要黎槎村和蚬岗村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传统"自下而上"的城乡发展方式,是反思当今"自上而下"为主的规划建设方式的一种途径。本文以黎槎村和蚬岗村为例,运用实地调研、图解分析和理论概括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落空间中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的特点。"自下而上"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有:充分反映自然地形特点,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影响并校正聚落空间,其空间形式丰富的同时建筑整体风貌相对统一等。本文成果可为保存"自下而上"的城乡形态和反思现有的城市设计途径提供参考。
- 林岩王建国
- 川北“四合院”——西充县古楼镇“桃花节”村民活动室建造侧记
- 2014年
-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建筑师·沈旸、俞海洋、汪晓春地点·四川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设计·2012年12月竣工·2013年3月业主·西充县赵家庙村村委会基地面积·7800m2建筑面积·1025 m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摄影·沈旸四川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西充县首届桃花节。
- 沈旸俞海洋汪晓春
- 关键词:桃花节旅游节基地面积乡村文化
- 文化空间视野下的运河古镇历史演化解析--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本文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以城河关系的演化剖析为主线,同时从运河水系、聚落形态、文化特色三方面展开并联式研究,叠合和映射不同阶段、不同特色文化的衍生与演化轨迹,并由此将其大致划分为运河创建期、运河完善期、运河发展期和运河转型期四个阶段,在解析古镇历史演化的基础上,从运河古镇和整体格局两方面得到其价值特色的研判。
- 滕珊珊吴晓王承慧
- 关键词:文化空间
- 三种新型浮床载体对微污染水体中氮的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将丝瓜络、活性炭海绵和竹炭纤维三种生物载体与浮床相结合形成复合立体生物浮床,通过试验比较研究了三种不同载体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载体对微污染水体中的氮类污染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d,丝瓜络载体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达38%左右,最佳填充密度为17%;活性炭海绵载体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次之,当填充密度为23%时,总氮的平均去除率最大,达到25%左右;竹炭纤维在不同填充密度下对总氮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变化,其平均去除率仅为18%左右。三种载体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其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0%左右。
- 宋姣周洲傅大放杨小丽陈明
- 关键词:生物载体微污染水体氮填充密度
- 集成EnergyPlus和Dakota优化建筑能耗的方法及案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建筑能耗优化是将建筑能耗模拟和优化技术集成的产物。选择合适的优化工具对于建筑能耗模拟优化工具的开发、实现和应用均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将EnergyPlus和Dakota集成的方法,对一栋两层办公建筑进行参数化分析,得到所有方案的能耗和增量成本,并分析该方法在围护结构热工权衡计算时的优势。结果表明集成Energy Plus和Dakota的技术虽然难度较高,但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最优的方案。
- 田志超陈文强石邢司秉卉
- 关键词:ENERGYPLUS建筑节能
- 城市设计中控高区划的路径初探
- 2016年
- 本文结合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探讨不同阶段和不同尺度下控高区划的操作思路和技术方法,分两个层面为城镇空间形态的导控提供相对合理的依据。第一,以所有规划街区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数字平台和多因子叠合分析技术,在宏观层面上统筹确定整个基地的控高区划;第二,针对基地内的若干重点地段和核心街区,基于公众可达导向下视线景观的综合评价,在街区层面内实现二次细分和分片控高区划。
- 吴晓强欢欢王慧
- 关键词:城市设计
- 新加坡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探析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对新加坡近年来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概况介绍,总结了新加坡建设局从法规、供给、需求及技术4方面提升绿色建筑的措施,并在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出新加坡发展绿色建筑遇到的挑战,旨在为国内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迪。
- 滕珊珊吴晓
- 差异的回应——江苏地区霍夫曼窑原生型绿色策略初探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对江苏地区霍夫曼窑的调研,基于特定时期砖瓦业发展背景,对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代表性砖窑的建造与工艺详加分析,并探讨乡土工业建筑建造模式中的原生型绿色策略,进而由砖窑建造模式、建筑性能控制方法等触及地区差异的讨论,为本土性建造模式植入科学内核。
- 张浩傅文武蔡李智王晓李海清
- 为什么要重新关注工具?--基于建造模式解析的建筑学基本问题之考察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文献研究和相关知识缺陷之察明,以近期设计实践中的工具运用为激发点,结合典型案例解析,具体探讨工具之于建筑学科的基本性、工具的不同分类方法以及工具演化的主要动因;指出建筑师与工具的关系在产品时代已发生新的转变,整合设计指向全程管控,从而让工程实现端促进建筑谋划端做出相应调整。
- 李海清
- 关键词:轻型建筑社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