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2003)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爱敏万金陈一雷冯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3篇声音
  • 2篇戏剧
  • 1篇颠覆
  • 1篇亚裔
  • 1篇遗骨
  • 1篇弱者
  • 1篇圣经
  • 1篇托尼
  • 1篇托尼奖
  • 1篇普利策
  • 1篇强者
  • 1篇情愫
  • 1篇五反
  • 1篇戏剧家
  • 1篇先人
  • 1篇玛莎·诺曼
  • 1篇美国戏剧
  • 1篇剧坛
  • 1篇剧作
  • 1篇互文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6篇陈爱敏
  • 1篇万金
  • 1篇冯瑶
  • 1篇陈一雷

传媒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译林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语研究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寻找先人的遗骨,倾听它们的声音”——兼论帕克斯的剧作《强者/弱者》被引量:7
2012年
对于世纪之交这几十年来的美国戏剧发展,有批评家这样描述:“如果说美国戏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属于马梅特、八十年代属于威尔逊、九十年代属于黄哲伦和库什纳,那么新千年以来则是帕克斯的戏剧时代。”当代美国黑人非裔作家苏珊·洛里·帕克斯(Suzan.LoriParks,1963-)凭借她的创作天赋,在短短的十数年间创作了九部重要剧作,除获得洛克菲勒、福特、怀丁、布什奥尔顿·琼斯和国家艺术基金等多项基金外,
万金陈爱敏
关键词:剧作遗骨先人弱者强者声音
美国戏剧30年回眸被引量:3
2012年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多年里,美国戏剧迎来了新一轮繁荣,老一辈戏剧家依然“青春”焕发,新锐作家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戏剧主题五彩缤纷,戏剧起到再现时代风貌、针砭社会时弊之功效.在美国戏剧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对20世纪早中期的作家与作品研究较多,近30年则相对较少.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即便有学者对近30年戏剧有所涉猎,也是零散研究多,整体观照少,作品介绍多,深入评析少,对近30年美国戏剧的发展缺乏全面把握.有鉴于此,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对美国戏剧近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整体回顾与分析.
陈爱敏陈一雷
关键词:美国戏剧奥古斯特·威尔逊阿尔比普利策托尼奖玛莎·诺曼
哈金的《移民作家》与“家”之情愫被引量:4
2013年
哈金新近之作《移民作家》通过对旅居海外移民作家的讨论,重在指出移民作家应该成为本民族的代言人;他们在用他国语言创作时应汲取本民族语言之精华,将其融入自己的书写之中,从而形成移民作家自己独特的风格;移民作家应该用笔在故土之外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纵观哈金的作品,"家"之主题总是贯穿其中,这一情结的产生与作者特殊的移民身份不无关系。
陈爱敏陈一雷
关键词:情愫
不应忽视的声音——评美国亚裔戏剧三作家及其作品
2013年
在美国亚裔戏剧研究中,学者们关注得更多的是赵健秀和黄哲伦两位作家及其作品,而对其他作家少有涉及。本文以三位亚裔剧作家谢耀、黄准美和五反田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三位作家在关注亚裔同性恋群体、抨击种族偏见和挖掘历史、再现亚裔创伤方面表现出明确的立场和独特的见解;他们同样成绩斐然,是美国亚裔戏剧中不应忽视的声音。
陈爱敏
颠覆与重构——解读《天使在美国》与《圣经》的互文性
2012年
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的名作《天使在美国》中的人物、情节等与《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反复呼应,呈现出互文性特征。剧作家通过对《圣经》人物形象与经典的解构与重构,赋予其新的内涵。剧中充当先知的普莱尔是对《圣经》中先知形象的反叛;《圣经》中雅各与上帝搏斗的典故在剧中人物普莱尔和乔身上得到新的诠释;剧中上帝的不在场暗喻了艾滋病等社会问题肆虐的美国及其政府的无能;毕士大天使的故事则揭示了作者塑造的天使由守旧走向进步的身份转换。
陈爱敏冯瑶
关键词:《圣经》互文性颠覆
新世纪美国剧坛又一强有力的声音——评亚裔戏剧家谢耀及其两部戏剧
2013年
谢耀是新世纪美国剧坛十分活跃且颇具影响力的亚裔剧作家兼导演。本文在对其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他的两部同志剧《瓷》和《他们自己的语言》。笔者认为,剧作通过讨论性、暴力、同性恋等话题,揭示了隐藏着的性别、种族、身份、阶级等极其复杂的政治问题;通过讨论同性恋和艾滋病特殊群体的语言和生存状态,揭示了语言、话语、权力与这些特殊群体间的关系;通过书写边缘,再现"异质",提醒人们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倡导构建多元、杂糅、差异共存的多彩世界。
陈爱敏
关键词:差异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