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342010-7)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342010-7) 作品数:4 被引量:0 H指数:0 相关作者: 谢伟敏 周文献 王洪学 陆永奎 贾昱娴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含铂类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NHL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含铂类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含有铂类联合方案治疗的68例复发或难治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8例患者共计接受283个周期化疗。全组患者获得CR 11例(16.18%),PR 31例(45.59%),有效率(ORR)为61.7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51个月(95%CI:4.97~8.04)。Ⅱ~Ⅲ期、国际预后评分标准(IPI)评分0~2分、既往只接受过1个方案化疗的患者的ORR和PFS均优于对应亚组患者(P<0.05);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ORR和PF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R组的中位PFS为11.16个月,长于不联合R组的5.84个月(P=0.004)。Ⅲ~Ⅳ度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41.18%)、血小板减少(27.94%)、血红蛋白减少(11.76%)、呕吐(8.82%)和腹泻(1.47%)。结论含铂类联合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NHL的有效方案,安全性良好。 王洪学 陈梅林 覃芳卉 周文献 贾昱娴 陈军 岑洪 谢裕安 陆永奎 谢伟敏关键词:复发 铂类 Bax、Bcl-2和cyclin D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Bax、Bcl-2和cyclin D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初治NHL病例肿瘤组织中Bax、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状况,分析这3个基因的表达状况与NHL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的关系。[结果]Bax、Bcl-2和cyclin D1的阳性率分别为79.4%,93.5%和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基因在B细胞性NHL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在T细胞性NHL中的阳性率(P<0.05);而Bax和Bcl-2在B细胞性和T细胞性NHL之间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x、Bcl-2和cyclin D1表达状况与NHL的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Bax、Bcl-2和cyclin D1在NHL中的表达状况有显著性差异,但与NHL疾病分期和IPI均无相关性。 唐静 李富雄 谢伟敏 覃芳卉 岑洪 吴洁 王洪学 陆永奎 周文献关键词:BAX BCL-2 CYCLIN D1 淋巴瘤 bcl-2和bax的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联研究进展 2008年 bcl-2和bax分别是bcl-2家族中最重要的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化疗敏感性等方面均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在这两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的关联研究方面,已在一些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这两个基因的某些位点的多态性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性关联。 姚铠涛 廖小莉 谢伟敏关键词:凋亡基因 多态性 肿瘤 易感性 预后 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GST-π的表达状况,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状况与DLBCL临床特征、疗效等的关系。结果:GST-π在不同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间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GST-π表达率为Ⅰ期55.6%、Ⅱ期58.3%、Ⅲ期64.3%、Ⅳ期75.0%,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GST-π表达率为低危组61.1%、中低危组70.6%、高中危组70.6%、高危组63.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初治完全缓解(CR)率为28.6%vs 66.7%,总有效(RR)率为47.6%vs 90.5%,GST-π表达阳性组CR率及RR率显著低于GST-π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GST-π表达与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临床分期、IPI无相关;近期疗效GST-π阴性组优于阳性组。 周文献 谢伟敏 刘燕 陆永奎 谭爱花 王洪学 农丽 贾昱娴关键词:GST-Π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