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JJ2017)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白晋湘李琼宋智娟张小林李佑稷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农业
  • 3篇新型农村养老...
  • 3篇新型农村养老...
  • 3篇养老
  • 3篇养老保险
  • 3篇养老保险制度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养老
  • 3篇农村养老保险
  • 3篇农村养老保险...
  • 3篇农业资源
  • 3篇利用效率
  • 3篇保险
  • 3篇保险制度
  • 2篇农民
  • 2篇农业资源利用
  • 2篇农业资源利用...
  • 2篇资源利用
  • 2篇旅游
  • 2篇民族

机构

  • 8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5篇白晋湘
  • 3篇李琼
  • 2篇李佑稷
  • 2篇张小林
  • 2篇宋智娟
  • 1篇谭新莉
  • 1篇冷志明
  • 1篇石东
  • 1篇蒋才芳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湘西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与创新策略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及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湘西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寻求湘西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策略,以促进湘西民族地区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
谭新莉
关键词:旅游产业体育旅游
影响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愿的因素分析——对湘西自治州龙潭镇1280户农民的实证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新农保的需求方,农民是否有意参保直接决定着制度的成败。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中呈现出与东中部地区不一样的特点。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认可度进而提高参保率,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研究。文章选取经济落后的龙潭镇为个案,通过对1280户农民进行深层次访谈,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李琼
关键词:农民
湘鄂渝黔边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湘鄂渝黔边区各地耕地、化肥和农业用水量等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结果显示,无论是耕地资源利用系数、农业用水量消耗系数还是化肥投入消耗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湘鄂渝黔边区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在此基础上,对粮食单产与单位耕地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农业用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位耕地钾肥、复合肥投入量对粮食单产影响比较显著;而单位耕地氮肥、磷肥的投入量、农业用水量则对粮食单产没有太大的影响。据此,应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边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白晋湘冷志明
关键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2013年
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以来,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与老农保的对比、建立新农保的必要性、农民参保意愿、相关主体的筹资能力"等方面,这些研究对我国新农保的建立及全覆盖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尚存在某些不足,今后应在"财政保证机制、法律保障、新农保基金投资运营以及新农保与土地流转关系"等领域有所深入。
李琼
关键词:农民新农保
武陵山区民族山寨旅游与生态农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被引量:12
2012年
武陵山区民族山寨旅游与生态农实现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是可行的,产品开发是实现最终融合与产业发展的基础,组织合作是实现最终融合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市场新模式是实现最终融合与产业发展的目标.在新产业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有效的路径为倡导政府主导的体制创新,引入市场导向的市场整合机制,实施山区联动的区域协作.
白晋湘蒋才芳石东
关键词:旅游生态农业
湘西州农业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与探讨
2012年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5—2006年数据为基础,对湘西州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以粮食产量为产出因子,选择化肥投入、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投入因子,利用LINEST计量经济软件建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相对化肥投入和机械动力的影响而言,从1995—2006年湘西州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主导影响因素依然是耕地面积,说明今后湘西州农业生产应做好耕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重视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发展,调整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及优化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乡村观光农业。
宋智娟李佑稷白晋湘张小林
关键词:农业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武陵山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增效路径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农业劳动力、耕地、水资源、化肥四个维度,对武陵山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初步评估和内部地州市对比,发现武陵山区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地州市内部呈现不均衡,农业资源利用存在劳动力资源外流、土地利用不当、农业经营粗放、资源短缺和严重浪费并存、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破坏和污染等问题。据此,提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耕作方式,构建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控制化肥施用量等路径,以增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白晋湘
关键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贫困山区
湘西地区主要农业资源及其利用效率
2012年
耕地、化肥、电量等作为主要的农业资源,对农业的产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业的生产效益。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资源消耗系数法对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时间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湘西耕地资源总的消耗系数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的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各年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湘西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策性建议。(1)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2)针对化肥资源、电量资源、机械资源消耗系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关键在于增加使用有机肥、修复水渠、塘坝,增大传统自流灌溉。
宋智娟李佑稷白晋湘张小林
关键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被引量:4
2014年
经济增长以及不断壮大的财政规模,使得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长效供给具备了社会及经济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但是,由于西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与养老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与西部农村养老均等化要求相去甚远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的长效供给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以实现社会养老服务的均等化,应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增加各方主体的筹资能力;加强宣传,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体现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李琼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