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33901)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泓基廖玲崔大祥张乐谢春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胃癌
  • 5篇细胞
  • 5篇基因
  • 4篇胃癌组织
  • 4篇癌组织
  • 3篇脾酪氨酸激酶
  • 3篇酪氨酸
  • 3篇酪氨酸激酶
  • 3篇激酶
  • 3篇干细胞
  • 3篇氨酸
  • 3篇靶向
  • 2篇三联吡啶
  • 2篇三联吡啶钌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肿瘤
  • 2篇吡啶
  • 2篇胃肿瘤
  • 2篇联吡啶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刘泓基
  • 4篇崔大祥
  • 4篇廖玲
  • 3篇刘斌虎
  • 3篇张礼
  • 3篇彭艳
  • 3篇薄晓通
  • 3篇尹东光
  • 3篇谢春娟
  • 3篇张乐
  • 2篇葛文泓
  • 2篇张昕
  • 2篇阮静
  • 2篇吉佳佳
  • 2篇胡艳
  • 1篇高国
  • 1篇任芳
  • 1篇张春雷
  • 1篇潘丽媛
  • 1篇金卫林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Nano-M...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酪氨酸激酶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胃癌患者及20例癌旁组织中Syk与EGFR蛋白表达;分析在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胃癌组织中Syk及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Syk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24.69,P<0.01);EGFR蛋白在胃癌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χ2=12.06,P<0.01),Syk及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结论:Syk和EGFR均参与了胃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廖玲刘泓基彭艳薄晓通王宏伟吉艳荣葛文泓
关键词:胃肿瘤脾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索高效体外示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系的方法。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90和CD45表达情况,用诱导剂诱导干细胞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采用普鲁士蓝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磁共振成像仪观察荧光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体外成像效果。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90和CD4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9%、90.28%和0.72%;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均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和磁共振成像表明荧光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好的成像效果。结论: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研究提供新思路。
吉佳佳阮静崔大祥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磁共振成像示踪剂
Hacking the optical diffraction limit: Re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f fluorescence nanoscopy被引量:7
2011年
Subject to the diffraction limit, the resolution of conventional optical microscopy is constrained to about 200 and 500 nm in the lateral and axial planes, respectively. The advantage of optical microscopy in the life sciences over electronic microscopy, especiall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drives scientists to develop novel "hacks" to reach nanoscale resolutions by optical means. In this review, three aspects of the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1) lateral super-resolution; (2) axial super-resolution; (3) super-resolu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The principles of how the methods achieve the cross-barrier resolution are discussed, and recent advances in current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With these methods, the use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s growing quickly toward a new era: fluorescence nanoscopy that will reveal 2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information on cell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s.
DING YiChen XI Peng REN QiuShi
关键词:衍射极限黑客入侵超高分辨率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标记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胃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的早期胃癌诊断体系。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点检测干细胞存活率。利用荧光显微镜、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测干细胞被标记情况;建立裸鼠的胃癌模型,并将标记后的干细胞尾静脉注射入裸鼠体内,14d后用动物成像仪和核磁共振成像仪检测。结果:荧光磁性纳米粒子在低于100μg/mL浓度下对间充质干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干细胞共培养6h后,荧光显微镜、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粒子被内吞后定位于细胞质中,动物实验显示通过检测肿瘤部位的荧光信号和核磁信号,被标记的干细胞能够准确定位到胃癌的发生部位。结论:这种双模式检测体系为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吉佳佳阮静崔大祥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胃癌迁移内吞
干细胞标志物CD44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胃癌患者共40例,采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可能为胃癌干细胞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也可能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并对治疗提供参考。
王军张勇任芳张凤春
关键词:胃癌CD44胃癌干细胞
Syk、EGFR和HER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脾酪氨酸激酶(Sy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Syk、EGFR与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yk、EGFR和HER2在55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1.8%、41.8%和29.1%,在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0.0%、0.0%。EGFR、HER2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随着分化程度越差、浸润越深、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越广泛、TNM分期越高,Syk阳性表达缺失越多。结论 Syk的表达缺失及EG-FR、HER2的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刘泓基彭艳廖玲林中薄晓通侯巧燕葛文泓
关键词:脾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脾酪氨酸激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6例癌旁组织中Syk蛋白表达,并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胃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yk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Syk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yk蛋白表达缺失与其发生恶性生物学倾向有关。
刘泓基彭艳廖玲薄晓通苗苏州
关键词:胃肿瘤脾酪氨酸激酶免疫组织化学抑癌基因
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靶向胃癌细胞和移植瘤双模式成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团簇(silica-coated gold nanocluster,AuNC@SiO2),探讨以其为显像剂靶向胃癌MGC-803细胞荧光成像以及胃癌移植瘤模型中CT成像的双模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层层包硅法制备得到AuNC@SiO2,将其和肿瘤细胞标志物叶酸(folic acid,FA)偶联,MTT法检测偶联物AuNC@SiO2-FA对MCG-803细胞的毒性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靶向胃癌细胞荧光成像的可能性;以MG-803细胞皮下接种BALB/c裸鼠建立移植瘤模型,采用CT成像系统采集胃癌移植瘤内注射AuNC@SiO2前后的CT信号,探讨AuNC@SiO2在移植瘤模型中CT成像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制备了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良好荧光光学特性的AuNC@SiO2,AuNC@SiO2和AuNC@SiO2-FA在500 mg/ml时对胃癌MGC-803细胞和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的毒性均较低。在细胞学实验中,AuNC@SiO2-FA能够有效地靶向胃癌MGC-803细胞而非正常GES-1细胞,从而清晰地荧光成像;在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中,肿瘤部位注射AuNC@SiO2后CT信号明显增强,HU值由注射前的129.16上升到383.32。结论:AuNC@SiO2能够用于荧光和CT双模式成像,AuNC@SiO2-FA能靶向胃癌细胞荧光成像。
周治君张春雷马介炳潘丽媛张昕高国崔大祥
关键词:胃癌CT成像
细胞毒力因子CagA上调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TET2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MGC-803中TET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TET2蛋白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将pEGFP-Ca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GES-1细胞,用200μmol/L H2O2处理GES-1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ET2 mRNA在GES-1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1.00±0.08 vs 1.68±0.07,P<0.05),TET2蛋白在GES-1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8.09±3.57 vs14.60±2.31,P<0.05)。与阴性对照组pEGFP-N1相比,pEGFP-CagA转染组GES-1细胞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1.00±0.04 vs 0.06±0.00,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16.45±4.40 vs 10.82±3.39,P<0.05),ROS积累水平升高(18.39±4.52 vs 15.31±4.40,P<0.05),细胞周期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氧化应激(H2O2处理)模型中GES-1细胞与空白对照GES-1细胞相比,TET2 mRNA水平升高(1.44±0.02 vs 1.00±0.04,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15.72±4.52vs 11.74±4.34,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可诱导GES-1细胞ROS增高和细胞周期的失衡,氧化应激可以诱导TET2表达上调,TET2可能参与CagA的致癌过程。
张昕付华林郅晓金卫林崔大祥
新型双稀土配合物掺杂的Ag@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0年
首先合成配合前驱体对氨基苯甲酸(PAB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及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然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制备出表面带氨基的核壳型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及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中Eu3+与Tb3+在最大发射峰处的荧光强度较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没有银核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分别提高了3.0和3.4倍,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呈规则球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光稳定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
尹东光张礼刘斌虎谢春娟张乐胡艳
关键词:TB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