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J016)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耿学刚陈永春乌日利戈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仪式
  • 2篇萨满
  • 2篇萨满教
  • 2篇蒙古族
  • 2篇科尔沁蒙古族
  • 2篇古族
  • 2篇安代
  • 1篇学术
  • 1篇仪式研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交流
  • 1篇神歌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思想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文学
  • 1篇满族
  • 1篇民族
  • 1篇歌舞
  • 1篇国际学术

机构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3篇耿学刚
  • 2篇陈永春
  • 1篇乌日利戈

传媒

  • 2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民族论坛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丝绸之路上的中蒙民族艺术交流——“科尔沁安代舞”中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2017年
由中国·内蒙古民族大学和蒙古国·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科尔沁安代舞"中蒙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23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安代舞文化内涵、安代歌曲和舞蹈创作、安代生存现状、安代继承、发展和创新等议题展开学术讨论,专家和学者们从文化学、舞蹈艺术学、音乐学、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传说学、诗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安代舞进行研讨,旨在加强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和提高科尔沁特色风格舞蹈在国际舞蹈学界中的影响和地位。
耿学刚乌日利戈
关键词:安代舞
蒙古族与满族萨满教神歌审美思想比较探究
2013年
萨满教神歌是萨满教信仰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是萨满教观念的文学表现形态。由萨满教宗教观所决定,蒙古族与满族萨满教神歌以敬请供奉的神灵为主线,通过祭祀求福、治病驱魔和历史回顾及生殖崇拜等内容,传达着对生命永恒的赞美与渴望,表现出相似的民族审美思想。
陈永春
关键词:审美思想蒙古族满族
科尔沁蒙古族“博”歌舞仪式的人类学解析
2016年
科尔沁"博"仪式是科尔沁传统文化中保存得较完好的民间信仰仪式,以丰富的歌舞表达其宗教内涵,体现了科尔沁蒙古族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北腰林毛都嘎查呼日勒"博"、天亮沃德干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伊胡塔镇衙门营子嘎查白毛敖海"博"三个调查点多年的田野调查,并结合史料记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析科尔沁"博"仪式的过程、结构、歌舞行为、符号等,试图阐释其文化结构和艺术形态中蕴含的意义。
耿学刚
关键词:仪式歌舞
蒙古族萨满教文学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蒙古族萨满教文学作为蒙古族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备受学界关注。它既是蒙古族文学的源头之一,又以原始活态形式演绎着蒙古族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以当下存在的鲜活的形式,体现着蒙古族口头文学的发展特征。蒙古族萨满教文学研究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下无论是萨满教文学资料的搜集和田野考察资料的整理,以及对蒙古族萨满教文学的多学科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新世纪萨满教文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永春
关键词:蒙古族
科尔沁蒙古族安代仪式研究
2017年
科尔沁蒙古族传统安代,按艺术表现形式一般分为歌唱与舞蹈两种艺术形式,歌唱与舞蹈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其中的歌唱是安代歌舞的核心要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安代歌舞表演中的咏唱、舞动以及其他乐器所演奏的乐舞事象中,可以分析其歌舞的音乐特征、形态、乐舞结构以及戏剧性结构特点,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可为蒙古族其它艺术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耿学刚
关键词:安代仪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