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1)

作品数:18 被引量:200H指数:10
相关作者:史大卓高铸烨杨巧宁寇娜曲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7篇中医
  • 6篇血瘀
  • 5篇血瘀证
  • 5篇瘀证
  • 3篇心绞痛
  • 3篇证候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医证
  • 3篇综合征
  • 3篇绞痛
  • 2篇气虚
  • 2篇中医证候
  • 2篇未病
  • 2篇未病先防
  • 2篇西医
  • 2篇康复
  • 2篇急性冠脉

机构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12篇史大卓
  • 11篇高铸烨
  • 4篇杨巧宁
  • 4篇曲华
  • 4篇寇娜
  • 2篇陈艳
  • 2篇付长庚
  • 2篇吕树铮
  • 2篇张庆翔
  • 2篇薛梅
  • 2篇李立志
  • 2篇王铭铭
  • 2篇苏鑫
  • 2篇苏鑫
  • 1篇毛静远
  • 1篇张莹
  • 1篇郗瑞席
  • 1篇时莉晓
  • 1篇赵福海
  • 1篇冒慧敏

传媒

  • 6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史大卓教授辨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经验总结被引量:1
2016年
史大卓教授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参照,结合现代临床研究与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因病机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水饮血瘀为标,并常伴腑气不通的病理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养心阴敛心气、通腑泻浊为辅的中医治法。
曲华吴汉涛寇娜张璇高铸烨史大卓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中医药
冠心病(胸痹)气虚痰瘀互结病机辨析被引量:22
2014年
基于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根据脏腑生理特点及以往研究结果,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之中医病因病机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闭阻心脉。
崔源源高铸烨史大卓
关键词:冠心病胸痹气虚痰瘀中医辨证
史大卓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被引量:5
2016年
更年期综合征为常见女性疾病。史大卓教授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肾虚为本,其标在肝",结合病程发展时出现的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痰凝、血瘀等具体证候,提出了"方病对应、因证易方"的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扶正祛邪药物,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张力仁王培利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介入治疗后AC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的现况调查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调查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ACS患者于介人治疗成功后24—48h内调查其病史、症状、体征及证候要素特点,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科研共享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家医院480例介入治疗成功的ACS患者,其中血瘀占81.7%,痰浊偏寒占22.5%,痰浊偏热占18.3%,气虚占51.7%,阴虚占42.5%,阳虚占10.8%。证候要素组合情况显示:2个证候要素相兼占52.5%,3个证候要素相兼占23.3%,单证候要素占14.2%,4个证候要素占10.0%。其中血瘀与痰浊(包括偏寒与偏热)相兼占34.2%,血瘀与气虚相兼占44.2%,血瘀与阴虚相兼占32.5%.气虚与阴虚相兼占26.7%。结论介入治疗后ACS患者证候要素主要是血瘀、气虚,证候要素组合以2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常见,其中以血瘀兼气虚组合最常见。
杨巧宁谷丰高铸烨史大卓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证候要素
不稳定心绞痛TIMI危险分层与中医血瘀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中医血瘀证积分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血瘀程度与UAP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UAP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危险因素、中医症状、证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理化检查等,并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TIMI危险评分及血瘀证积分。结果 114例UAP患者的血瘀证积分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血瘀证积分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P<0.05)。TIMI评分高危组血瘀证积分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1);重度血瘀组的TIMI评分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血瘀组(P<0.05,P<0.01)。血瘀证积分与TIMI危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P<0.05)。结论 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越多,血瘀程度越严重;UAP患者TIMI危险评分越高,血瘀程度越严重。
钱伟赵福海史大卓吴伟尤士杰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调查ACS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选289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52例(8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例(8.6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4.15%),其中合并DM的患者83例(28.72%)。ACS常见证候是血瘀203例(70.24%),痰浊143例(49.48%),气虚111例(38.41%)。ACS合并DM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57例(68.67%),痰浊47例(56.63%),气虚33例(39.76%),与非DM组相比,两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合并DM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DM组阴虚证比例高于非DM患者,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苏鑫高铸烨张庆翔陈艳李立志史大卓吕树铮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中医证候
冠心病“瘀”、“毒”从化与综合防治
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和突破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前提,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治未病理论提示我们,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针对瘀毒形成阶段进行未病先防,针对瘀毒致变阶段...
郗瑞席孟闫燕杨巧宁高铸烨史大卓
关键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从化理论与养生康复
2013年
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蕴含有病邪从化的趋势及其易患疾病的倾向,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必然受到体质从化的影响,体质差异决定了养生康复的措施和方法各异。临床中应从辨体、辨病、辨证三个方面入手,把握从化病机的根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康复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康复,防治疾病的发生和传变。
颜彪华孟闫燕高铸烨
关键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长期以来,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缺失限制了以血瘀证为主要证型的重大疾病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国家4项重大课题支持下,历时10年,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基础上,通过真实世界研究、病因学研究与大样本临床反证有机结合,系统观察近15 000例病人,首次建立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为冠心病血瘀证的诊断、疗效评价和国际交流提供依据。
付长庚高铸烨杨巧宁时莉晓苏鑫龙霖梓史大卓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毕颖斐毛静远张伯礼
关键词:冠心病证候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