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34)
- 作品数:5 被引量:83H指数:4
- 相关作者:何荣功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之法社会学思考被引量:58
- 2015年
- 我国"重刑治毒"刑事政策全面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之中,但其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态势,相反却阻碍了我国毒品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和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弱化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属性。滥用毒品行为既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是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和需求层次提升受阻产生的副产品。"重刑治毒"既缺乏合理性,也缺乏可操作性。毒品犯罪与滥用毒品之间具有紧密的正比例联系。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理性认识毒品犯罪的生成机理,并将国家治理毒品犯罪的重心前移至减少滥用毒品(包括减少存量和防止增量)的环节。
- 何荣功
- 关键词:毒品犯罪刑法理性
- 要避免中央禁毒新政策被扭曲被引量:2
- 2015年
-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毒品问题从未像今日这般严峻,国家对毒品犯罪的治理也从未像今日这样重视。过去这些年.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而严峻的“毒情”,国家对禁毒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此起彼伏的全国或区域性禁毒“人民战争”和各类型的毒品专项治理行动,给毒品犯罪分子以极大的威慑,也在很大程度上仲制了毒品犯罪的泛滥。
- 何荣功
- 关键词:禁毒工作专项治理行动毒品问题毒品犯罪
- 二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动向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998年以来,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禁毒报告。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20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年增长速度放缓。在毒品犯罪种类方面,传统毒品犯罪稳中有降,新类型毒品犯罪增长趋势明显。另外,近年我国制造毒品犯罪明显增多,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我国由传统"毒品受害国"变为"毒品受害国"兼"毒品输出国"。毒品犯罪的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毒品犯罪策略提供了实证根据。
- 何荣功
- 关键词:毒品犯罪新型毒品
- 当前我国毒品犯罪死刑限制与废除的主要障碍与对策被引量:7
- 2013年
- 毒品犯罪不属于刑法中的最严重罪行,不应当设置死刑规定,已为联合国人权公约明确肯定。我国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实施以来,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被空前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限制和废除是未来我国刑法发展的方向,但拘于严峻的毒品犯罪和滥用形势、国民对毒品及其危害的"非理性、妖魔化"的认识,以及重刑主义的传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毒品犯罪死刑的限制和废除之路,障碍重重。为积极推进毒品犯罪死刑的进一步限制与废除,我们有必要从观念上明确毒品犯罪不应当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要科学看待毒品犯罪生成机理及死刑对毒品犯罪预防的有限性;要坚持以司法改革为中心,从司法上积极推进毒品犯罪死刑的限制与废除。
- 何荣功
- 关键词:毒品犯罪死刑毒品泛滥
- “毒品犯罪”不应属于刑法中最严重的罪行被引量:15
- 2014年
- 毒品滥用的危害与毒品犯罪的危害应当严格区分。毒品最终危害结果发生需经过毒品制造、流通直至消费才得以实现。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属于行为犯,仅发生于毒品生产、流通环节;在因果关系方面,该行为与毒品最终危害结果之间属于间接因果关系。另外,毒品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须依赖毒品的吸食,吸食者作为意志自由的人,应当对其行为承担一定责任。这些特点决定了毒品犯罪不应再评价为刑法中最严重罪行。而且,将毒品犯罪理解为最严重罪行,也难以符合罪刑均衡和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明确上述观点,有助于从根本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死刑制度改革。
- 何荣功
- 关键词:毒品犯罪毒品滥用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