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7RFQXS084)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伟东孙占峰沈永斌姜维良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转染
  • 1篇祖细胞
  • 1篇微小RNA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RNA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篇姜维良
  • 1篇沈永斌
  • 1篇孙占峰
  • 1篇李伟东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微小RNA-126转染对内皮祖细胞体外生成血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对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的调节能力,探索促进EPCs新生血管的新方法。方法实验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mir-126高表达组,无效序列转染组,无转染对照组。提取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诱导培养得到EPCs,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标记抗原及转染成功率进行鉴定。通过研究EPCs在基质胶中形成的管腔样结构的长度,以及离体环境下的迁移能力,判定各组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转染mir-126组的内皮祖细胞较无效序列转染组和无转染对照组血管形成长度更长,分别为(1.52±0.16)mm、(1.19±0.14)mm vs(1.16±0.11)mm(P<0.01),迁移细胞数量更多,(121.83±11.86)个/视野、(91.33±6.25)个/视野vs(95.33±9.56)个/视野(均P<0.01)。结论 mir-126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沈永斌李伟东姜维良孙占峰
关键词:内皮细胞转染RNA血管生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