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9B06)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5
相关作者:蒋剑春孙康郑志锋邓先伦邓丛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活性炭
  • 2篇电容
  • 2篇竹炭
  • 2篇孔结构
  • 1篇得率
  • 1篇碘吸附值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极
  • 1篇电容器
  • 1篇电容器电极
  • 1篇电容性
  • 1篇电容性能
  • 1篇电阻率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生物柴油
  • 1篇炭材料
  • 1篇炭电极

机构

  • 6篇国家林业局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蒋剑春
  • 4篇孙康
  • 2篇刘洪波
  • 2篇张东升
  • 2篇邓丛静
  • 2篇邓先伦
  • 2篇何月德
  • 2篇夏笑虹
  • 2篇郑志锋
  • 2篇杨晓琴
  • 1篇黄元波
  • 1篇卢辛成
  • 1篇陈名柱
  • 1篇张燕萍
  • 1篇戴伟娣
  • 1篇朱光真
  • 1篇周玲
  • 1篇袁洋春

传媒

  • 4篇林产化学与工...
  • 3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竹炭制备工艺的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比较研究了竹炭一步法与两步法制备工艺。考察比较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对竹炭得率、碘吸附值与电阻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竹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相同炭化条件下,一步法竹炭得率较两步法高,碘吸附值与电阻率较两步法低;两步法竹炭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一步法与两步法竹炭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900℃、炭化时间4h,其得率分别为24.37%与23.80%,碘吸附值分别为265与364mg/g,电阻率分别为4.37与5.17Ω.cm。
郑志锋袁洋春蒋剑春邓先伦杨晓琴孙康
关键词:竹炭得率碘吸附值电阻率
活化剂用量对竹基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毛竹为炭前驱体,KOH作活化剂,通过调节KOH用量在相同活化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竹基活性炭材料,通过扫描电镜、BET氮气吸附、直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等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分析方法,考察了碱炭比对竹基活性炭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碱炭比增大,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中孔孔容、微孔孔容先增大后减小,平均孔径不断增大。其中碱炭比值为6时的样品BAC6比表面积为3 166.5 m2/g,总孔容为2.023 cm3/g,平均孔径为2.555 nm,在有机电解液中以1 mA/cm2的电流密度充放电时,比电容高达172.9 F/g,电流密度增大50倍容量保持率为65.6%,显示出良好的功率特性。活性炭材料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中孔不仅可以改善电极材料的功率特性,而且可以提高微孔的利用率。
陈名柱刘洪波张东升邓丛静夏笑虹何月德
关键词:孔结构电化学性能
电容器电极用新型炭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综述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性质与电容器性能的关系,介绍了不同原料制备的活性炭、改性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炭纳米管及炭黑等用于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电容器电极用炭材料的发展趋势。
朱光真邓先伦孙康
关键词:活性炭电极新型炭材料
文冠果皮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甘油脱色脱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9年
以文冠果皮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经一步法制得活性炭。分析了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文冠果皮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孔径分布和甘油粗品脱色脱臭效果。结果表明,文冠果皮在浸渍比1.5:1(质量比),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210mg/g,碘吸附值951mg/g,孔径分布集中于2-8nm,适合作为液相大分子脱色应用。添加甘油粗品质量1.5%的文冠果皮活性炭,90℃下恒温脱色可获得无色无臭的精制甘油,透光率为98.5%。
孙康蒋剑春卢辛成
关键词:生物柴油活性炭甘油脱色
高比表面积竹炭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对电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毛竹为炭前驱体,KOH作活化剂,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HSAAC)材料,考察了KOH与竹炭的质量比(碱炭比)对活性炭孔结构、吸附性能和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炭比值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中孔容积和总孔容增大,微孔孔容先增大后减小;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碱炭比值为4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 168和569 mg/g。当碱炭比值为4时,可制得比表面积为2 610 m2/g、总孔容为1.24 cm3/g(其中微孔孔容0.81 cm3/g,中孔孔容0.382 cm3/g)的活性炭材料。以其为电极材料组装的电容器在30%H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为206 F/g。
张东升邓丛静夏笑虹刘洪波何月德
关键词:竹炭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孔结构电容性能
核桃壳热解行为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热重分析在不同升温速率(5~50 K/min)和氮气气氛下对核桃壳的热解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桃壳的热解过程可分为失水干燥、预热解、快速热解和残余物缓慢分解等4个阶段;快速热解阶段和残余物缓慢分解阶段的失重率分别为55%和32%左右,它们均可由一级反应过程描述,根据一级反应由Coats-Redfern方法计算核桃壳快速热解阶段和残余物缓慢分解阶段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50.7和17.3 kJ/mol。实验结果还表明加热速率越大,热解速率越快。
郑志锋黄元波蒋剑春杨晓琴周玲
关键词:核桃壳热解热重分析动力学
木质活性炭自燃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对6种木质活性炭自燃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活性炭的临界自燃温度与其制造工艺和设备有关。挥发分(碳氢氧化合物)、氧含量、氢含量和表面含氧官能团及粒度是影响活性炭临界自燃温度的主要因素。磷酸法活性炭临界自燃温度最低(180℃),水蒸气法活性炭由于经过1 000℃活化过程,在试验范围内无自燃性质。另外,平板炉制造的粉状活性炭比回转炉制造的粉状活性炭的临界自燃温度高。
孙康蒋剑春戴伟娣张燕萍
关键词:活性炭自燃挥发分表面官能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