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3237110010)

作品数:8 被引量:197H指数:8
相关作者:李伟霞段金廒唐于平郭建明黄美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当归
  • 4篇相互作用
  • 4篇川芎
  • 2篇养血
  • 2篇指数法
  • 2篇综合指数法
  • 2篇补血
  • 1篇当归补血汤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汤
  • 1篇血性
  • 1篇血虚
  • 1篇血虚模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瘀
  • 1篇血瘀大鼠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相互作用
  • 1篇造模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唐于平
  • 7篇段金廒
  • 7篇李伟霞
  • 6篇黄美艳
  • 6篇郭建明
  • 5篇尚尔鑫
  • 4篇史旭芹
  • 3篇钱大玮
  • 2篇朱华旭
  • 1篇李炜
  • 1篇王林艳
  • 1篇刘欣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药物相互作用对当归-川芎配伍养血补血效应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当归-川芎配伍养血补血效应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给予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不同浓度归芎药对后,观察其对外周血常规、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整合结果进行分析,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在整个三维响应曲面中,表现出协同作用的区域明显较大,其次是相加作用,未见明显的拮抗作用区域。当归与川芎的比例从4∶1到2∶1之间,从小剂量到大剂量,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而其他比例,则表现出小剂量为相加,大剂量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中医临床合理地应用当归与川芎提供了科学依据;所采用的方法为定量研究中药配伍相互作用提供了参考。
黄美艳尚尔鑫唐于平郭建明史旭芹李伟霞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川芎养血相互作用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归芎药对活血效应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阐明当归-川芎药对活血效应相互作用的范围、性质与程度。方法采用冰水浴与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不同浓度归芎药对后,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整合结果进行分析,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曲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归芎药对配比在2∶1到1.3∶1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强度为:-0.9);当归剂量从2~3.5 g、川芎剂量从7~9 g这个区域内,表现出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强度为:0.2);而其他比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或者拮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中医临床合理地应用当归与川芎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黄美艳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史旭芹李伟霞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川芎活血相互作用
大鼠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养血补血中药的血虚模型。方法 3种血虚模型组大鼠分别每天于眼底静脉丛采血2.5、5.0和7.5 ml.kg-1,共持续15 d,建立3种慢性失血法血虚模型。同时每种模型均设当归补血汤给药组,各组大鼠造模的d 3、d 6、d9、d 12、d 15所采的血样用来检测血常规,以观察模型的变化和当归补血汤的补血作用。结果采血量为2.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d 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d 12各指标的改善作用无显著性,对d 15的各指标则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该模型于d 15造模成功。采血量为5.0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12和d 15均造模成功,其中d 12的改善作用优于d15。采血量为7.5 ml.kg-1组的大鼠于实验的d 9和d 12均造模成功,但该模型组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较强,实验d1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给予当归补血汤后对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结合动物的炎症反应程度、受试药物的补血作用和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伤害等综合考虑,优选大鼠每天采血5.0 ml.kg-1且持续12 d的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为可靠的大鼠慢性血虚模型。该方法为研究中药养血补血作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史旭芹唐于平李伟霞朱华旭李炜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慢性当归补血汤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当归-川芎药对整体功效与化学物质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对当归-川芎(简称归芎)药对不同配比组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效应与物质的关联性及其程度。方法:首先将各效应指标进行标化,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进行效应整合,将专家评分法与近10年来相关文献中对各效应指标的检测频次统计相结合,综合给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将各指标的标化值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即得总效应值;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将归芎药对中7种主要效应成分和总芳香酸、总苯酞内酯的含量与其总效应分别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归芎药对1.5∶1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最好,1∶1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效应最好,1.5∶1醇提物的总调经止痛效应最好;提取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当归提取物的总补血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川芎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当归提取物;配比相同的情况下,归芎药对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最好,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效应最好。养血补血的效应物质主要为芳香酸,尤其是绿原酸和咖啡酸;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是活血效应物质,尤其是绿原酸、洋川芎内酯I和H对活血效应影响较大,调经止痛的效应物质也为芳香酸和苯酞内酯,尤其是藁本内酯、咖啡酸、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I对调经止痛效应的影响较大。结论:归芎药对中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功效具有贡献,芳香酸更偏重于养血活血,苯酞内酯更偏重于调经止痛。该研究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方药功效各测定指标进行整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将方药成分含量与其整合效应分别进行拟合性相关分析,从而阐释方药不同功效的效应物质及其对整体功效的贡献大小,为方药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李伟霞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黄美艳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川芎人工神经网络化学物质关联性分析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制法与配比抗氧化活性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归芎药对不同制法、不同配比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当归-川芎10个配比,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不同配比不同制法的30个样品,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水提液的协同作用范围窄,几乎成点状分布,拮抗作用范围呈6条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分布;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呈小条状分布,拮抗作用呈点状分布。在先水提后醇提液协同作用呈条状分布(3条),拮抗作用呈点状分布。总之先水提后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区域大于醇提液,水提液次之;3种提取方法大部分区域均未表现出明显协同与拮抗作用。结论: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黄美艳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刘欣王林艳李伟霞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川芎抗氧化DPPH相互作用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法,定量研究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的相互作用。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当归黄芪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的提取物,以外周血常规和脏器指数为检测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整合,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当归黄芪配伍整合效应的三维响应曲面图,并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黄芪配伍接近一半区域呈现出协同效应,在所测试的比例范围(1∶5~5∶1)均有协同效应表现,总体表现为高剂量组的协同作用强于低剂量组,尤其是当归剂量在10~40 g、黄芪剂量在90~180 g区间以及当归剂量在50~100 g、黄芪剂量在20~100 g区间表现出很强的协同效应(相互作用值:1)。在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当归:6~12 g,黄芪:9~30 g)也均呈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其中当归补血汤(当归:6 g,黄芪:30 g)亦在此范围内。本实验结果为中医临床合理配伍应用当归与黄芪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首次尝试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中药配伍效应变化进行定量评价,为方药配伍相互作用现代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史旭芹尚尔鑫唐于平朱华旭郭建明黄美艳李伟霞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相互作用
Effects of ferulic acid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Chuanxiong Rhizoma, and their combination被引量:11
2015年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different roles of the same compoun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using preparative HPLC, and the significance to investigating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n the basis of holism. In this study, the depletion of target component ferulic acid (FA) by using preparative HPLC followed by antioxidant activity testing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FA in Angelicae Sinansis Radix (DG), Chuanxiong Rhizoma (CX) and their combination (GX).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performed by 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testing. FA was successfully and exclusively depleted from DG, CX, and GX,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e samples, it was found that FA was one of the main antioxidant constituents in DG, CX and GX, and the roles of FA were DG 〉 CX 〉 GX.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FA varied at different doses in these herbs. This study provided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clar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ame compound in different TCMs to their bio-activities. The role of a constituent in different TCMs might be different, and a component with the same content migh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in different chemical environment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suggested the potential utilization of preparative HPLC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oles of multi-ingredients in TCM.
WANG Lin-YanTANG Yu-PingLIU XinZHU MinTAO Wei-WeiLI Wei-XiaDUAN Jin-Ao
比较评价当归川芎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2
2012年
目的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血压积,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当归川芎配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后采用权重系数法将所有指标整合为总活血效应值,来评价当归川芎配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PT、AP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川芎单味药及当归川芎药对1:1和1.5:1的水提物、醇提物和先水提后醇提物给药均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对PT和APTT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对FIB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醇提物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为最好,且川芎单味药的总活血效应优于当归。配比相同的情况下,醇提给药组的总活血效应优于水提和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结论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为揭示当归川芎药对相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李伟霞唐于平郭建明黄美艳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当归血瘀血液流变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