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1235)

作品数:14 被引量:506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利平李术才许振浩石少帅张庆松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隧道
  • 4篇岩溶
  • 3篇断面
  • 3篇岩溶隧道
  • 3篇涌水
  • 3篇软弱破碎
  • 3篇软弱破碎围岩
  • 3篇破碎围岩
  • 3篇围岩
  • 3篇模型试验
  • 3篇超大断面
  • 3篇大断面
  • 2篇断面隧道
  • 2篇压强度
  • 2篇岩石力学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铁路
  • 2篇铁路隧道
  • 2篇突水
  • 2篇突涌

机构

  • 16篇山东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作者

  • 16篇李利平
  • 14篇李术才
  • 6篇石少帅
  • 6篇许振浩
  • 3篇张庆松
  • 3篇赵岩
  • 3篇刘钦
  • 2篇李树忱
  • 2篇孙克国
  • 2篇周宗青
  • 2篇原小帅
  • 2篇刘斌
  • 1篇宋曙光
  • 1篇隋斌
  • 1篇王静
  • 1篇胡聪
  • 1篇路为
  • 1篇聂利超
  • 1篇解东升
  • 1篇许炜萍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隧道建设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力学行为及支护对策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围岩大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施工地质灾害,为了减弱乃至消除此类灾害对工程的影响,首先,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揭示了典型地段软岩挤压大变形的成因;其次,采用有限差分程序研究了软岩段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分析了支护结构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考虑支护有效抑制了围岩变形,将开挖造成围岩变形的影响范围由2倍洞径减至1倍洞径,较好地稳固了掌子面的挤压变形;最后,根据考虑支护的施工过程模拟结果分析,提出了该段软岩大变形控制措施及其变形过大造成侵限的具体处理对策,经开挖后监测数据验证,措施有效,确保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顺利施工,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钦李术才李利平孙克国赵岩
关键词:软弱破碎大变形施工力学行为支护对策
探寻法律效力的来源——分析实证法学之理论述评被引量:16
2012年
以探求法律效力来源问题在实证分析法学中的解答为目标,从哲学上的休谟难题开始阐发,试图通过对选取的几位分析法学家的理论分析,最终理解实证分析法学对于该问题的解答,并试图阐明:法律效力的来源应当是来自于法律体系的内部,即来自于法律自身。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离的论断只会掩盖问题的实质,只有厘定法律的界限,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法律效力的来源,最终真正理解法律以及法律体系的内涵。
解东升石少帅陈士林李利平周宗青胡聪
关键词:法律效力
地层条件对超大断面隧道软弱破碎围岩施工影响过程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沿线地形起伏,隧道埋深变化大。根据埋深等地层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区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是隧道安全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该工程的勘察和设计资料,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不同埋深条件下开挖进尺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从变形角度揭示了埋深对开挖进尺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埋深条件下最利于变形控制的循环进尺,为工程的施工决策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周毅李术才李利平赵岩刘钦原小帅
关键词:铁路隧道埋深
基于图像熵值的矿井突水电阻率CT图像量化评价
2010年
针对以往对电阻率CT图像单纯依靠直观判断的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熵值的CT图像量化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判读图像信息的实时变化.建立了煤层底板陷落柱突水过程的简化地电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地电模型的突水过程的电阻率监测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了电阻率CT图像熵值对突水过程的响应特征,根据图像熵值的变化信息成功捕捉到了突水前兆信息.利用图像熵值对矿井顶板突水模型试验中的动态电阻率CT图像进行评价,较突水发生时刻提前574 s捕捉到了突水前兆信息.通过综合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中图像熵值响应特点,得到了"CT图像熵值的突变本质上是对导致岩层或煤层导电性根本变化的突变事件的响应"这一重要结论,发现利用CT图像熵值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初期扰动对突水前兆信息判读和捕捉的干扰,放大突变事件的影响程度,有效的提高了突水前兆信息的捕捉的成功概率和可靠性.
刘斌李术才李树忱李利平聂利超
关键词:矿井突水前兆信息电阻率层析成像模型试验
地下工程突水机理及其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的大、长、深发展趋势,大型突水地质灾害逐渐成为制约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在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突水的灾变条件与演化特征、突水通道的形成机制、渗流灾变规律与突变机理以及突水预测与监测理论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突水机理的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施工人为扰动和岩溶水及水压力扰动诱发破裂是相对完整岩体破断突水的本质所在,地质缺陷体本身渗流力学的多元动态信息则是地质缺陷式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描述的关键所在"这一学术思路。通过现场突水实例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认为突水机理的研究需从两方面着手,即突水通道形成的微观作用机制与含导水构造系统失稳突水的宏观力学判据,考虑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双重影响,并结合突水前兆多元信息实时在线采集与分析的监测方法,对有效探测含导水构造的物探方法进行补充,为突水预报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李利平路为李术才张庆松许振浩石少帅
关键词:突水机理突水通道
地下工程突涌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26
2010年
基于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研究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突涌水物理模拟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新型流固耦合模拟试验系统.选用砂和滑石粉为骨料,以石蜡为胶结剂,通过大量配比试验,研制出新型流固耦合两相相似材料,采用高强PVC材料研制出组合式三维流固耦合试验台架,可实现不良地质体和含水层的自动生成;采用光纤光栅技术研制出突涌水前兆信息监测系统,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和防水的特点,能够实现应力、位移以及渗压等多元信息的实时并行在线采集和分析.采用该试验系统对巷道涌水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工程实用意义.
李术才李利平李树忱冯现大李国莹刘斌王静许振浩
关键词: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试验台架
特长深埋隧道裂隙水综合预测方法与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隧道涌水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裂隙水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超前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常用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和裂隙水超前预报方法,并对各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了比较。依托宜(昌)-巴(东)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工程,利用地质分析方法对隧道全段进行裂隙水发育情况和超前预报方案的划分,并结合涌水量计算与TSP预报系统对裂隙水进行预报,收到了良好的预报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利平石少帅李术才许振浩周宗青
关键词:裂隙水地质分析涌水量计算TSP探测工程应用
深埋硬岩隧道特大体量岩溶水体突出的灾变机制
巨型静储量或具有一定动储量补给的岩溶水体突出已成为我国深埋长大硬岩隧道建设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尤其以上覆巨型岩溶水体突出为甚,当岩溶水体发育于硬岩结构中,附近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缺陷,防突结构表现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隔水...
李利平李术才
关键词:岩溶隧道突变模型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高分子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在深部岩土工程实体加固及涌水封堵治理的基础上,分析一种新型高分子注浆材料反应机制的可行性,就浆材的黏结性、凝胶性、固结体抗压抗折强度等进行详细的室内试验研究工作,并在模拟的砂卵砾石层中开展渗透注浆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注浆压...
李利平李术才张庆松崔金声许振浩李钊
关键词:岩石力学抗压强度
文献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被引量:173
2011年
为控制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通过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工程实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控制因素与因素权值,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权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超前地质预报、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是突水突泥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宏观前兆、监控量测、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地形地貌、开挖支护;最后为微观前兆、岩层产状、层面与层间裂隙、围岩级别。3阶段评估包括初步评估、二次评估与动态评估,其中,初步评估是在施工方案制定前,为估计风险,对孕险环境(岩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估;二次评估是在施工前,为评估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综合考虑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施工因素)而进行的评估;动态评估是在施工期,为了动态评估与控制风险,综合考虑孕险环境、致险因子与风险控制反馈信息的评估。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可实时、有效、准确地控制岩溶隧道施工风险,实现风险的动态修正与管理。研究成果在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取得了成功应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振浩李术才李利平侯建刚隋斌石少帅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岩溶隧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