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a820006)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童列春孙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商主体
  • 1篇正义
  • 1篇商法
  • 1篇身份
  • 1篇私法
  • 1篇诉求
  • 1篇前见
  • 1篇民法
  • 1篇民间金融
  • 1篇民商
  • 1篇民商合一
  • 1篇金融
  • 1篇纠纷
  • 1篇纠纷解决

机构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5篇童列春
  • 1篇孙娟

传媒

  • 2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身份正义的诉求与实现被引量:5
2011年
法律中的形式正义需要超越身份,实质正义需要通过身份,身份正义是基本的社会正义。强势身份集团控制社会资源形成势力,借助制度安排获得超额利益,并使这种利益格局获得文化心理认同。产生身份特权、身份歧视、社会排斥与身份摧残等现象,侵害了身份正义。身份正义吁求:奉行法治理念,明晰并均衡身份利益,兼顾分配与发展功能,有序身份流动,保护基本身份利益;通过身份区分、身份利益表达与提供、身份救济等机制实现身份正义。
童列春
关键词:身份正义
民间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探索被引量:1
2011年
民间金融的筹措对象从亲属圈、熟人圈扩展到陌生人圈,民间金融纠纷由民事刑事案件演变为群体事件。在熟人之间的融资活动中,其固有的信用机制是有效的;而在面向公众的大规模融资情形中,固有的信用机制失效。在合理性与非法性相冲突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一般躲避官方的评判,在特殊情形下当事人又要求助于正式制度,并力图将官方拖入其中。政府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性执法,避免间接损害。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信号、区分、隔离、预警、分担、惩罚和协调的综合机制。
童列春
关键词:民间金融纠纷
商事行为能力质疑被引量:6
2011年
行为能力制度依据自然人的本性设计,用于商主体时意义有限。商主体能力建立在完全行为能力基础之上,商主体之间不存在行为能力差异。每个商主体特有的组织条件和方式造就了相应的经营能力,通过机关形成与表达意思,经营范围是经营能力的外在表现,商事登记是对经营能力的确认。商法依据经营能力判断主体活动的法律效果,商法中的经营能力发挥着民法中行为能力类似功能,在商法中实际发挥制度功能的是经营能力。
童列春孙娟
关键词:商主体
民商合一前见与私法理论悬疑
2013年
民商合一前见影响了私法理论研究,导致主体法中行为能力理论出现误置,导致为自然人主体量身打造的行为能力制度泛化到法人,并生搬硬套到商主体,捏造出商事行为能力;婚姻家庭法司法解释受到商法理念误导,以商业财产性质异化婚姻家庭财产,交易规则扭曲了家庭伦理规则;财产法范畴体系矛盾,物权与财产权范畴位序不当,所有与占有制度功能定位不准;财产运行机制中无因性理论出现误置,格式合同规制片面。民商合一前见模糊民事关系与商事关系,没有做到让民法制度规则遵循民法逻辑,让商法制度规则遵循商法逻辑,对于许多基本问题的理论解释缺乏说服力,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童列春
关键词:民商合一私法民法商法
论商事经营能力的形成被引量:1
2013年
商事经营能力在商主体设立过程中形成,从观念形态演变为功能形态和法律形态。投资者依据目的事业组织相应生产要素,设置经营机关,聘用专业人员履行职能,在营业体中形成了功能意义上的经营能力。每种法定类型商主体特有的组织结构、方式和条件造就了不同层次的经营能力,经营范围是经营能力的外在表现,商事登记是对经营能力的法律确认,主体资格的赋予标志着法律意义上的经营能力形成。
童列春
关键词:商主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