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0J03)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刚罗晓中谭伦林旭郭勇更多>>
- 相关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锁定加压接骨板皮外固定与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plate,LCP)皮外固定与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9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LCP皮外固定(A组),23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骨折分型及部位、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A组无钉道感染发生(0),B组5例发生钉道感染(2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切口浅表、深部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有5例(13.9%)及2例(8.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85)。患者均获随访,A组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9~28个月),B组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9~47个月)。A组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发生率(0、0),与B组(13.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2.8%)显著低于B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18)。A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B组,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B组,取外固定时及末次随访时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皮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患者依从性良好,有利于进行积极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吴刚罗晓中谭伦林旭吴超郭勇钟泽莅
- 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外固定支架骨折外固定
- LCP皮外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的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皮外的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与传统外固定支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比较2009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49例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28例采用LCP皮外固定(LCP组),21例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活动时间以及膝、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LCP组钉道感染率低于支架组(P<0.05);伤口浅表感及深部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率显著低于支架组(P<0.05);L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支架组(P<0.05)。LCP组骨折复位丢失发生率低于支架组(P<0.05)。LCP组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时间早于支架组(P<0.05)。末次随访时,LCP组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支架组(P<0.05)。[结论] LCP皮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便于早期软组织修复,固定稳定可靠,患者依从性良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吴刚罗晓中谭伦李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