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Z3-E0411)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段朝晖刘军彭英陶恩祥劳伟思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散发性帕金森...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抗体
  • 1篇噬菌体抗体库
  • 1篇噬菌体展示
  • 1篇噬菌体展示技...
  • 1篇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拮抗
  • 1篇菌体
  • 1篇抗体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段朝晖
  • 1篇毛越苹
  • 1篇肖颂华
  • 1篇李民友
  • 1篇邢诒刚
  • 1篇罗晓红
  • 1篇朱振宇
  • 1篇王英
  • 1篇沈庆煜
  • 1篇劳伟思
  • 1篇陶恩祥
  • 1篇彭英
  • 1篇刘军

传媒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抗人β-淀粉样肽特异性单链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人β-淀粉样肽(Aβ)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抗体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Aβ免疫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经逆转录合成其总cDNA.以PCR方法分别扩增出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片段,再经重组PCR将两基因片段由编码十五肽(Gly4Ser)3的接头连在一起,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转化至大肠杆菌TG1,经辅助噬菌体M13KO7超感染后回收全部重组噬菌体,构建噬菌体抗体库,SDS-PAGE鉴定纯度.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T-PCR方法扩增的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大小约350bp和325bp,与预期VH,VL基因片段理论值相符.经重组PCR得到大小约750bp的ScFv基因片段.ScFv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成功定向克隆到噬菌粒载体,回收后构建成库容量为1.1×108的噬菌体抗体库,经SDS-PAGE鉴定,得到Mr约为30000ku,纯度较好的ScFv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库容量大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库,为抗人Aβ特异性抗体的筛选、生物活性鉴定、临床实验诊断方法建立和治疗应用打下基础.
段朝晖毛越苹罗晓红李民友劳伟思王英朱振宇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单链抗体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本实验用PCR-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了89例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67例正常对照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中IL-1RA基因VNTR多态性的A2等位基因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合并痴呆组(PDD组)中IL-1RA基因A2等位基因频率较非痴呆组(PDND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且在PDD组中,IL-1RA基因A2/A2纯合子和A1/A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较PDND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IL-1R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无关,而与帕金森病并发痴呆发病过程中有关。
肖颂华刘军段朝晖沈庆煜邢诒刚彭英陶恩祥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白介素-1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