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0800)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刚王云孙志浩倪晔穆晓清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罗格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定点突变提高克雷伯氏菌普鲁兰酶的耐酸性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分析Klebsiella variicola SHN-1普鲁兰酶的活性中心,并将K.variicola SHN-1普鲁兰酶与来自K.pneumoniae,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B.naganoensis的普鲁兰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了H626D、R756E、H852D、R908E、I619N、F723Y、S850T、K851S八个突变位点,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了8个突变酶,经过酶学性质分析,发现H852D的最适反应pH由原来的pH 5.0降低为pH 4.7,且在pH 4.5下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同源建模及结构分析发现,852位点突变为天冬氨酸后与周围的氨基酸多形成了2个氢键,因此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由于活性中心p Ka值的改变,造成了普鲁兰酶最适pH发生了迁移。
- 牟国翠聂尧穆晓清徐岩肖荣
- 关键词:普鲁兰酶定点突变耐酸性最适PH值
- 易错PCR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提高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CTCC M201021脂肪酶的热稳定性,运用定向进化-易错PCR的方法,经两轮易错PCR引入突变,利用fast-blue RR顶层琼脂法对突变文库进行筛选,第一轮易错PCR后筛选到2株突变菌株,第二轮筛选到4株突变株。第二轮最佳突变株Ep2-4,其中3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A129S、P168L和V329A。该突变酶ep2-4在60℃下半衰期相对原始酶r27RCL提高5.4倍,T50值提高7.8℃。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酶ep2-4在热稳定性提高的基础上,仍保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蛋白质三维结构模拟显示,突变A129S可以和Gln133形成氢键,增加了酶表面的亲水性和极性;P168L可以与邻近的Leu164形成疏水键,导致突变酶的热稳定性提高。
- 王睿喻晓蔚徐岩
- 关键词:定向进化易错PCR热稳定性毕赤酵母
- 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燃料丁醇被引量:7
- 2012年
- 以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为丁醇生产菌株,采用正交优化法确定了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底物的最优培养基配方:CaCO32.0 g/L,(NH4)2SO41.0 g/L,K2HPO40.5 g/L,玉米浆干粉15 g/L,MnSO4.H2O 0.01 g/L。采用该最优培养基配方,在3 L发酵罐中发酵培养40 h后,总溶剂为16.1 g/L,其中丁醇10.59 g/L,发酵强度为0.40 g/(L·h),生产率为0.33 g/g。通过对发酵过程进行变温调控证实低温有利于溶剂积累,总溶剂由17.01 g/L提高至19.98 g/L。在稀释率为0.1 h-1的变温连续发酵过程中,从80 h开始进入稳定产溶剂状态并持续至269 h,该阶段平均总溶剂为12.28 g/L(其中丁醇8.50 g/L),发酵强度为1.23 g/(L·h),是变温分批发酵(D方式)的4.92倍。
- 王云倪晔孙志浩宋刚夏子义
- 关键词:CLOSTRIDIUM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