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0901)
- 作品数:44 被引量:194H指数:8
- 相关作者:陈卫张灏郭本恒吴正钧刘振民更多>>
- 相关机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蜡样芽孢杆菌CGMCC434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试验研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GMCC434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物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抑菌机理,以寻找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新方法。试验从定量生物测定、室内离体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3个方面考察其抑菌作用效果,并以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拮抗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室内抑菌试验的EC50为6.19 mg/L;盆栽试验中处理3对番茄灰霉病的平均防效达75.80%,与50 mg/L嘧霉胺处理的防效相当。试验证明蜡样芽孢杆菌CGMCC4348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防治效果。
- 唐容容杨文革胡永红江心敏刘邮洲章泳
- DNA:天然防腐剂抑菌作用的新靶位被引量:5
- 2015年
- 天然防腐剂是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抑菌机理是研究和开发新型天然防腐剂的理论基础。当前食品防腐剂的抑菌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细胞膜和酶系统,而对细胞遗传物质DNA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了新型天然抑菌物质(多糖、抗菌肽和酚类等)对食源性指示菌DNA的作用方式,总结了凝胶电泳法、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3种方法在DNA作用中的应用,对深入研究抑菌机理有指导意义。
- 李兴峰黄云坡王志新宁亚维贾英民
- 关键词:天然防腐剂抑菌机理DNA靶位
- 应用新型复合保护剂制备高活性直投式干酪乳杆菌发酵剂被引量:5
- 2012年
- 为应对直投式发酵剂在冷冻干燥处理中较易失活的问题,作者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Zhang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冷冻干燥保护剂对菌体细胞生理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以脱脂奶粉、山梨醇等传统冷冻干燥保护剂为保护基质的基础上,通过添加5 g/L谷胱甘肽能够将L.casei Zhang细胞的冻干存活率提高至54.5%,活菌数可达6.16×108cfu/mL。进一步分析表明,GSH使冷冻干燥后细胞的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即U/S值)提高2.02倍,而饱和脂肪酸链长则从对照样本的17.1减少到16.0。此外,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对照样本相比,GSH能够有效维持冷冻干燥过程中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上述研究结果对基于微生物细胞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变化,开拓新型高效的冻干保护剂开辟了新的思路。
- 张娟刘茜吴重德堵国成陈坚
-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冷冻干燥直投式发酵剂谷胱甘肽
- 1种肠膜明串珠菌发酵稀奶油的研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提高脱脂奶生产副产品稀奶油的利用率,以1株具有良好的产胞外多糖能力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euco4为发酵剂,添加10%白砂糖,28℃发酵稀奶油得到涂抹型发酵稀奶油制品。该菌发酵的稀奶油在析水性、流动性(黏度)、涂抹性及感官评定方面均优于对照菌株,7 d保质期内产品状态稳定,几乎不析水,涂抹性好。该发酵稀奶油不含任何稳定剂、增稠剂及乳化剂,但稳定性好、稠度佳、保水性很好,符合清洁标签以及健康自然食品要求。
- 周方方吴正钧陈臣徐致远刘振民郭本恒
- 关键词:肠膜明串珠菌
- 含益生菌罗非鱼颗粒饲料的加工方式及贮存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新鲜浓缩湿菌体、冷冻干燥菌粉和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的不同加工方式,将植物乳杆菌CCFM8661作为添加剂加入到颗粒饲料中,进行混合、制粒试验,探究其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操作对3种不同益生菌添加方式下的活性影响不显著,而制粒操作后新鲜浓缩湿菌体组存活率为5.98%,冻干菌粉组存活率为2.56%,海藻酸钠包埋益生菌组存活率为24.01%。将3种不同益生菌添加方式的饲料与制粒后进行益生菌喷涂的饲料在4℃和室温(25℃)条件下进行2个月贮存试验。试验期间内各组在4℃下益生菌活性较为稳定,25℃条件下各组活性均有下降,海藻酸钠微胶囊组益生菌活性下降速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这说明海藻酸钠微胶囊在制粒和后期贮存中显著保护了益生菌的活性。
- 王汗成田丰伟翟齐啸王刚张秋香张灏陈卫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颗粒饲料活性
- 不溶性葡聚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不溶性葡聚糖是一类不溶于水或碱溶液的葡萄糖多聚物,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蔗糖合成而来,其主链通常由葡萄糖以α-(1,3)、α-(1,6)、β-(1,3)或β-(1,4)糖苷键键合而成。本文从来源、功能与应用、调控的角度总结了不溶性葡聚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韩瑨吴正钧鄢明辉高彩霞吴申懋
- 特异性检测植物乳杆菌的多重PCR方法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特异性检测植物乳杆菌的方法,排除近缘菌的干扰。【方法】利用SMM系统筛选植物乳杆菌种特异序列,根据特异序列设计引物进行不同乳制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设计的7对引物具有良好的种特异性,其中3对引物可以排除戊糖乳杆菌和副植物乳杆菌的干扰,可扩增获得植物乳杆菌的特异条带101bp(引物LP-1和LP-2)、189bp(引物LP-5和LP-6)、378bp(引物LP-9和LP-10)。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2×10CFU/mL。采用多重PCR检测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对自制含有各种乳酸菌酸奶产品、自然发酵产品及市售酸乳产品中植物乳杆菌进行定性检测,可以特异性检测出植物乳杆菌,准确区分植物乳杆菌的近缘菌株。【结论】该多重PCR方法成本低、步骤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快速检测植物乳杆菌种的方法在生产中使用。
- 陈臣周方方任婧刘振民陈卫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多重PCR
- NADH氧化酶表达对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考察NADH氧化酶基因(nox)对于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EPS)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1374 bp的nox序列,并构建乳杆菌重组表达质粒p IB184-nox。通过电转化,构建得到一株过表达NADH氧化酶基因的重组干酪乳杆菌LC-nox。该重组菌在无氧发酵时,NADH氧化酶活力为0.7 U/m L,在有氧发酵时,NADH氧化酶活力达到2.65 U/mL。通过HPLC检测发现,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随NADH氧化酶活力升高而降低。节省的碳源用于EPS合成,使得重组菌LC-nox在有氧条件下EPS产量最高达263.7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75.4%。为乳杆菌EPS合成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 李楠游春苹刘振民
-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
- 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发酵乳制品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锡林郭勒牧区发酵乳制品中的常见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揭示抗生素在当地的使用情况以及抗性基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为后续探索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来源、传播和扩散机制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对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的6份传统发酵酸牛乳和5份酸马乳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22种常见抗性基因均有检出,绝对含量范围在(1.028±0.338)-(8.648±0.087)lg(copies/m L)之间。通过对比酸牛乳和酸马乳样品发现,前者红霉素类(erm B)、链霉素类(str A、str B)、万古霉素类(gyr A)、四环素类(tet O)、氟喹诺酮类(yidy)、氯霉素类(cat)抗性基因丰度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余15种常见抗性基因丰度在两组样品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发酵乳制品可能是潜在的抗性基因储存库,有必要对上市的发酵乳制品从表型和基因水平进行抗生素抗性分析。
- 冯淑贞郑艺席晓霞张和平孙志宏
-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荧光定量PCR技术发酵乳制品
- 右旋糖苷蔗糖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右旋糖苷蔗糖酶(dextransucrase)是一种典型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可利用蔗糖为底物合成右旋糖苷,而后者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用途广泛。从酶的来源、产量优化、制备方法和活性检测的角度总结右旋糖苷蔗糖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的展望。
- 韩瑨吴正钧徐晓芬吴江
- 关键词:右旋糖苷活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