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145)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华李家祥李喆姬超牛秋实更多>>
- 相关机构:许昌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城镇化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被引量:15
- 2013年
-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则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 李家祥李喆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 “三化”协调发展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被引量:1
- 2013年
- 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不仅提出了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而且明确了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说,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注重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 胡建锋
-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一体化
- 新型农村社区基层民主能力建设的路径被引量:5
- 2014年
-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和组织外在嵌入乡村方式,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式民主监督,这就需要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环境中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府、阳光型政府、效能型政府都是基于人民主权为政府合法性唯一来源基础上的现代政府模式。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方式、村民监督乡镇政府行为方式和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及村民的合作治理方式,提高新农村治理的整体功效。新农村治理方式要努力由单一的治理转向综合治理,由"暗箱"治理转向公开治理,由局部治理转向全面治理,由只顾眼前的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 牛秋实
-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民主监督
- 新型农村社区民主监督社会化的生成机理被引量:1
- 2014年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和组织外部输入乡村的方式,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式民主监督,这种社区民主监督基于社区居民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主体性地位的构建,在地方政府主导和舆论媒体的助推下,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民主监督社会化的动力机制和结构支撑。新型农村社区民主监督的社会化、组织化和制度化体系的构建不单是基层民主治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在对社区共同体利益的认同前提下身份转变的必然结果。
- 王洪彬
-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 农民合作中外部力量的作用机理——对“南农实验”宗族合作与理性互动的考察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国有着悠久的宗族文化传统,农民合作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能忽略中国农村的宗族传统和文化的影响。宗族组织、宗派文化既是农民合作的"合力"又是"分力",需要外力引导使农民从情感合作走向理性合作。宗族力量趋向合作的原动力植根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中,宗族内部的权威与信任关系在宗族成员的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农村不同宗族之间却存在着资源占有分歧、血缘亲情疏远、彼此之间猜忌等倾向,致使宗族之间的合作难以开展。因此,要培养农民合作意识必然要重建信任、权威与规则,通过一种外力的有效介入,实现宗族之间的合作和理性互动,以达到提升农民合作能力的目的。
- 马华
- 农村生产和居住方式的耦合路径与变迁模式——基于中国、印度和欧美地区的比较
- 2016年
- 农村生产方式、农民居住方式的变革是影响农村社会转型的两个基本变量,二者在时间序列上的耦合路径差异将带来农村社会转型的差异化变迁模式。以生产、居住方式变革为切入点,将世界范围内农村社会转型分为三种: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印度模式和中国模式。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生产和居住方式同时变革的欧美模式是农村社会转型中较为完整和彻底的;成功的农村社会转型,既要变革农村生产方式,也要转变农民居住方式,二者不可或缺。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转型需要将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转型道路。
- 喻琳马华
- 关键词:居住方式农村社会转型
-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基于近代汉口社会管理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当前社会管理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社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创新不但要学习西方管理经验,更要汲取本土社会管理实践的营养。近代汉口不但创造了历史上中国的商业奇迹,也形成了以社会自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模式。近代汉口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在社会管理中功能的发挥将会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借鉴。
- 谢正富江省身
- 关键词:社会自治社会管理
- 从制度、组织到能力:村民自治实现方式的发展及其反思——对三个“村治实验”样本的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基层民主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实践中所凸显出的制度困境、组织障碍、能力不足等问题,使村民自治遭遇了发展性障碍。唯有制度、组织和能力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托起村民自治这一平台。本文基于对三个有代表性的"村治实验"样本的观察,分析村民自治不同的实践形式及其特点、功能和局限,为探索新时期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
- 马华
- 关键词:村民自治基层民主
- 中国村务监督机制运行评价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基于21个省846个村4625个村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基于21个省846个村4625个村民的随机抽样调研和总体评估表明,中国村务监督组织整体上已覆盖全国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村务公开制度基本确立,但监督效果不够理想,监督力量有待整合,违规现象广泛存在,不同类型村庄的村务监督效果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村务监督组织外生于村庄社会和经济发展体系,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策建构导致适应性问题;监督主体参与能力受限,监督意识不强;信息不对称,村干部强势主导村务监督体系;制度滞后,依法治村难度大;治理失序,基层政府不能有效应对村庄事务。村务监督机制的优化路径主要在于加强村治顶层设计,扩大村务监督主体范围,拓宽监督参与渠道,保障并激励村民的主动参与,最终实现不同类型村庄治理的分类指导和整体推进。
- 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