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4026)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龙世刚 曹枫 孟庆民 王习东 杨立红 更多>> 相关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 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冶金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高炉喷补料抗CO气体侵蚀动力学研究 2006年 基于CO气体在耐火材料中输运过程的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吸附、扩散及化学反应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了碳沉积反应与各种反应条件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武。同时针对新开发的高炉喷补料进行了纯CO气体中的热重实验研究,结合对碳沉积动力学过程的系统分析,说明了不同步骤对表观碳沉积速度的影响特征。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炉喷补料中CO气体侵蚀的碳沉积反应依次由吸附、化学反应和扩散过程控制。 曹枫 龙世刚 王习东 孙加林 洪彦若关键词:动力学 Effect of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Particle-Water Suspensions on Properties of Gunned Refractory for Blast Furnace 2006年 Study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gunned refractor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repaired layer and gunning operation. The fluidity of refractory wa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s well as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refractory particle-water suspens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idity of refractory particle-water suspension and that of gunned refract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idity and adhesion ability of gunned refractory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 special rheometer and gunning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rong influence of some parameters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gunned refractory and gunning process.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cles and water that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gelatinous structures in this suspension are discussed. CAO Feng MENG Qing-min LONG Shi-gang SUN Jia-lin HONG Yan-ruo关键词:FLUIDITY 高炉喷补料中Fe_2O_3含量对其抗CO破坏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以自行开发的适用于高炉中上部使用的喷补料为基料,通过添加Fe2O3粉改变料中的Fe2O3含量,研究了Fe2O3含量对高炉喷补料抗CO破坏能力的影响,初步分析了产生破坏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和侵蚀时间的延长,喷补料的气孔率和质量变化微弱,而以耐压强度为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急剧降低,因此降低喷补料中Fe2O3含量有利于提高抗CO破坏能力。 孟庆民 龙世刚 曹枫 杨立红关键词:喷补料 耐压强度 炼钢炉火焰喷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与优化 2002年 模拟转炉及钢包内衬条件 ,利用实验室小型火焰喷补机进行喷补试验 ,测试了喷补料组成、氧气与燃气的流量比、混合气与喷补料的流量比、喷射距离及受补面温度 (炉温 )等因素对喷补附着率及喷补层与残衬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影响喷补效果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与预报。结果表明 ,适宜的喷补工艺参数为 :喷补料中结合剂含量 (包括转炉渣与外加剂 )为 11.4 3%;氧气与燃气的流量比为 4 .87;混合气与喷补料的流量比为 0 .91m3 ·kg- 1;喷射距离约 4 0cm ;炉温 15 6 9K。这为火焰喷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习东 张卫东 李文超关键词:炼钢炉 火焰喷补 工艺参数 高炉喷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与过程优化 2003年 模拟高炉内衬条件 ,利用实验室小型半干法喷补机进行喷补试验 ,测试了喷射压力、喷射距离、配水量和炉温等因素对喷补附着率及喷补层与残衬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影响喷补效果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与预报 ,找到了目标优化区。试验发现适宜的喷补工艺参数为 :喷补料配水量 10 %~ 14 % ;喷射压力 0 .4 MPa;喷射距离 0 .95~ 1.0 5 m;炉温 2 98~ 5 73K。随着炉温的升高 ,配水量应随之适量增加。 王习东 李文超 张卫东 薛凯关键词:高炉 喷补 工艺参数 喷补机 Fe_2O_3含量对高炉喷补料抗CO破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06年 以高炉炉身中上部使用的Al2O3-SiO2系喷补料为基料,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化学纯Fe2O3粉,制成了Fe2O3含量分别为0.85%、1.02%、1.49%、2.03%和2.51%的高炉喷补料,喷成大块喷补体,在1350℃热处理5h后加工成75mm×50mm×50mm的试块。在450℃,CO流量为3L·min-1的条件下对试块进行10~200h的抗CO破坏试验。对试验后试样进行表观检测以及质量变化率、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和抗CO试验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破坏程度逐渐加剧,耐压强度急剧降低,而显气孔率和质量随抗CO试验时间的变化较小;高炉喷补料受CO破坏的程度与其常温耐压强度的变化相对应,因此,可以用抗CO试验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变化来定量表征其抗CO破坏能力的强弱。 孟庆民 龙世刚 曹枫 杨立红关键词:喷补料 耐压强度 高炉喷补料在不同气相条件下的抗CO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对同一高炉喷补料在纯CO和95%CO+5%H2混合气相中进行了抗CO侵蚀对比试验,并初步分析了侵蚀机理。结果表明,添加5%的氢气促进了CO对喷补料的侵蚀;在两种气相条件下,经X射线衍射分析因侵蚀反应生成的沉积碳的结构是相同的,而试样的气孔率随侵蚀时间的延长变化微弱,耐压强度显著降低。 孟庆民 龙世刚 曹枫 杨立红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抗CO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研究了新型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的抗CO侵蚀性能,同时也与传统的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并从侵蚀前后的表观特征、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等多方面探讨了其CO侵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浇注料中的铁氧化物含量,CO气氛的浓度等多种因素决定了CO侵蚀反应的强度。而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溶胶-凝胶结合耐火浇注料的抗CO侵蚀性能要大大优于水泥结合的耐火浇注料,因此是替代传统浇注料的理想材料。 曹枫 龙世刚 孟庆民 吕春燕关键词:浇注料 不同气相组成下高炉喷补料的抗CO侵蚀能力 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高炉用高铝喷补料在纯CO和混合气相95%CO+5%H2(以体积分数计,下同)两种气相组成条件下的抗CO侵蚀能力,并分析探讨了采用混合气相作为侵蚀介质检测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H2促进了CO对喷补料的侵蚀;在两种气相条件下,侵蚀反应生成的沉积碳的结构是相同的,而试样的气孔率和质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变化微弱,耐压强度降低明显;同一试样在95%CO+5%H2气相中反应24h与在纯CO中反应200h取得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用95%CO+5%H2代替纯CO进行耐火材料抗CO侵蚀能力检测,以缩短检测时间。 孟庆民 龙世刚 曹枫 杨立红转炉污泥生产炼钢用氧化球团的试验 被引量:7 2002年 以转炉污泥为原料,配入有机和无机复合结合剂,采用压制成型和低温焙烧的方法研制了高性能转炉污泥球团,并探索了影响球团强度的各种因素.试验发现球团强度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球团强度增加,当温度达到大约 873 K时强度达到极值;当温度超过 873 K时,随着有机结合剂及结晶水的挥发,球团强度又明显下降;当温度超过 1300K时,固相扩散增加,并出现液相烧结,因而球团强度显著增加.对影响球团强度的因素进行了模式识别分析,找到了目标优化区,确定了适宜的球团生产工艺条件. 王习东 董元篪 彭绍峰 王福明 李文超关键词:转炉污泥 炼钢 氧化球团 球团强度 转炉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