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0081064)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贾谷张灵马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逆转
  • 1篇去乙酰化
  • 1篇去乙酰化酶
  • 1篇去乙酰化酶抑...
  • 1篇组蛋白
  • 1篇组蛋白去乙酰...
  • 1篇组蛋白去乙酰...
  • 1篇组蛋白去乙酰...
  • 1篇酰化
  • 1篇酶抑制剂

机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马艳萍
  • 1篇张灵
  • 1篇贾谷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逆转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耐药机制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新一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作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耐药细胞产生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逆转MM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LBH589单药(0、20、50nmol/L)及50nmol/LLBH589联合5Ixmol/L地塞米松作用MM1R细胞24h后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程度及bcl-X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BH589(0、20、50nmol/L)及50nmol/LLBH589联合5μmol/L地塞米松分别作用MM1R细胞24、48h后TOSO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不同浓度LBH589单药及联合地塞米松作用MM1R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组蛋白H4乙酰化的程度逐渐上调[(0.205±0.008)%、(0.346±0.009)%,(0.580±0.053)%、(0.986±0.012)%,F=992.957,P=0.032】;bcl—X基因的表达则逐渐下调[(1.210±0.160)%、(0.930±0.036)%、(0.730±0.017)%、(0.488±0.029)%,F=56.432,P=0.0281,变化呈剂量依赖性,且联合组的作用效果强于单药组(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不同浓度LBH589单药及联合地塞米松作用MM1R细胞24、48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问的延长,TOSO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24h:(1.00±0.00)%、(0.55±0.01)%、(0.47±0.01)%、(0.38±0.01)%,F=1006.344,P=0.040;48h:(1.00±0.00)%、(0.39±0.04)%、(0.05±0.01)%、(0.03±0.00)%,F=2383.977,P=0.0451,变化呈剂量-时间依赖I生,且联合组的作用效果强于单药组(均P〈0.05)。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通过影响bel—x及TOSO基因的表达,恢复MM1R对地塞米松的敏感性,促进组蛋白乙酰化,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张灵马艳萍贾谷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