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1200610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12006103)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红霞徐高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文化
  • 5篇教育
  • 2篇通识
  • 2篇通识教育
  • 2篇教育目标
  • 2篇课程
  • 1篇代文
  • 1篇新人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诚信
  • 1篇研究范式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少年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素质教育
  • 1篇年文化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文化
  • 1篇中西
  • 1篇中西方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张红霞
  • 1篇徐高明

传媒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社会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被引量:21
2010年
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是通过贯穿本科四年的一系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其中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生科研、大四顶峰课程等"四大类"特殊课程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与专业课相互支持,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体系完整,使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目标得到了保证。相比较而言,我国的课程问题反映出我们需要从文化传统上对知识观进行反思。
张红霞
关键词:文化传统
科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历史与逻辑的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通识教育由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大部分组成。从历史和逻辑两种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东西方对这种关系的认识非常不同。西方的人文精神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我国传统人文精神虽能对科学的负面影响起到抑制作用,却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该重视发掘中国经典科学文献,帮助学生寻找科学文化的民族之根,使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目标协调一致。
张红霞
关键词:通识教育科学教育中西方文化文化素质教育
复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应对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被引量:5
2010年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价值冲突、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看,认同危机与多元化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我国特殊情况有关。文化的历史属性和教育不能跨越历史的规律,决定了在我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国家,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现代文化认同,一定要从本民族文化中"复兴"而不是直接学习西方。以墨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具有众多现代科学思想要素。"复兴"古代科学思想可以从情感上和理智上处理好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与现代人文、科学文化之间的矛盾,这对构建"体用一致"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积极面对全球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张红霞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现代文化教育目标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被引量:47
2010年
本文对北京大学等五所我国一流大学2008年或2009年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及实施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五所大学已经初步建立起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多元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模式反映出各大学自发地引进了通识教育理念,开始将学生的需求落实在课程上,开始重视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但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与美国一流大学相比,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尚待进一步明确化,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等课程连贯性与梯度问题、怎样落实全球意识培养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徐高明张红霞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构建“体用一致”的教育目标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层出不穷,但收效甚微。这与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着的一系列矛盾密不可分。导致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尚未处理好全球化环境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教育目标层面仍然停留在"体用两分"的模式上。根据历史教训和国外经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应该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创建"体用一致"的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张红霞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目标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2011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包括对社会责任与国家需求关系的处理、学术规范与学术传统矛盾的处理、学术诚信与爱国主义关系的处理以及东西方人文主义关系的处理等。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包括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交流和应用的方式方法等。这些矛盾的处理,事关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产生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国际水平成果的重大问题。
张红霞
关键词:研究范式中国文化社会责任学术诚信爱国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