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2007CB199)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过建春荀运浩包剑锋石伟珍施军平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慢性
  • 2篇肝炎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治未病
  • 1篇体质
  • 1篇体质理论
  • 1篇中医
  • 1篇中医体质
  • 1篇中医体质理论
  • 1篇中医学
  • 1篇未病
  • 1篇携带者
  • 1篇慢性肝
  • 1篇慢性肝病
  • 1篇慢性肝炎
  • 1篇慢性乙型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肝病
  • 1篇肝炎诊治

机构

  • 2篇杭州市第六人...

作者

  • 2篇施军平
  • 2篇石伟珍
  • 2篇包剑锋
  • 2篇荀运浩
  • 2篇过建春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治未病”理论入手论治慢性肝病被引量:5
2009年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荀运浩过建春施军平石伟珍包剑锋
关键词:治未病HBV携带者慢性肝炎
中医体质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的启示被引量:2
2009年
中医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基因多态性是个体体质差异的分子学基础,多个基因产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体质特征的根本反映。借助中医体质理论探讨乙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与相关基因表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对深入揭示HBV感染的发病机制、完善现有肝纤维化无创评估模型和判断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过建春荀运浩施军平石伟珍包剑锋
关键词:中医学体质慢性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