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2-014B)

作品数:3 被引量:9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献林张平治陈晓东万映秀王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育种
  • 1篇植物
  • 1篇穗发芽
  • 1篇穗发芽抗性
  • 1篇小麦育种
  • 1篇密码子
  • 1篇密码子偏好性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抗性
  • 1篇基因
  • 1篇发芽
  • 1篇分子标记
  • 1篇PSBA基因

机构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赵斌
  • 1篇王瑞
  • 1篇万映秀
  • 1篇陈晓东
  • 1篇赵献林
  • 1篇张平治

传媒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1种植物psbA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聚类分析被引量:71
2011年
植物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是叶绿体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启动子,研究该基因的编码特点对完善叶绿体基因工程的研究设计、提高外源基因在受体物种中高效、稳定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软件,对11种植物的叶绿体psbA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种植物psbA基因的ENC(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s)值都小于40,显示出了明显的密码子偏好性,即在碱基组成上偏爱以C结尾的密码子。RSCU(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值表明共有20个密码子在编码使用上具有偏好性,其中有8个表现出较强的偏好性;另有12个密码子在psbA中出现率极低或没有出现。在聚类分析中,基于密码子偏好性参数RSCU的聚类不能正确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而基于基因序列的聚类更适合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参考。
晁岳恩吴政卿杨会民何宁杨攀
关键词:PSB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聚类分析
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被引量:12
2012年
小麦生产发展对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栽培管理不到位,气候和环境条件变化使小麦抗逆性和抗病性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育种研究方向、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赵献林
关键词:小麦育种
小麦穗发芽抗性的4个分子标记有效性检验被引量:8
2012年
为筛选出适宜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抗穗发芽白粒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以36份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品种(系)及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已报道的4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Vp1B3、Xgwm155、Xgwm269和Xbarc170进行有效性验证。测定参试材料种子萌发指数(GI),并用上述4种标记进行PCR扩增,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I值显示,红粒品种(GI均值为5.1%)明显较白粒品种(GI均值为28.0%)低;4种标记扩增出的带型中仅Vp1B3的845bp片段能有效地区分36份小麦品种(系);GI值筛选出6份抗穗发芽品种(系)中,其中3份为Vp1B3标记鉴定,可作为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穗发芽抗性育种中首选基因资源。
赵斌陈晓东万映秀王瑞张平治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