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无)
-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来琦芳房斌王慧庄平周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藻类及浓度对青蛤滤水率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8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24℃水温下,研究了饵料生物种类及浓度对不同规格青蛤滤水率(FR)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蛤的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符合幂函数回归关系:FR=0.5725WD0.705 3(R2=0.9987),单位质量的滤水率(FR/WD)随着青蛤规格的增大而减小。(2)FR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异胶藻浓度达到8×105ind/L时,开始迅速下降。(3)FR受不同饵料种类的影响,青蛤对牟氏角毛藻的平均滤水效果最好,达到0.6左右,滤水效果最差的是异胶藻,平均FR只有0.3左右。
- 王慧房斌周凯李长松么宗利来琦芳庄平夏连军
- 关键词:青蛤滤水率饵料种类
- 青蛤稚贝放养密度与底质中硫化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通过青蛤稚贝不同放养密度的试验,研究了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生长与底质中硫化物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显示:(1)底质中的硫化物浓度(Cs)随着青蛤稚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并与稚贝瞬时生长率(IGR)存在显著负相关,IGR=8.22×10-0.484Cs(P<0.05,n=30)。(2)青蛤稚贝的生长明显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梯度中(分别为:200、400、600、800、1 000个/cm2),以低密度的瞬时生长率最高,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瞬时生长率逐渐下降,死亡率上升。(3)密度因子对青蛤稚贝生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一是个体之间直接对空间和食物的竞争;二是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如底质中的硫化物等)反作用于自身的生长。
- 李长松房斌王慧庄平周凯么宗利来琦芳
- 关键词:青蛤养殖密度底质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