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2003]22)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粟海锋童张法胡雪玲高家利文衍宣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四氧化三锰
  • 1篇动力学
  • 1篇热分解
  • 1篇热分解动力学
  • 1篇热解
  • 1篇热解制备
  • 1篇硫酸
  • 1篇硫酸锰
  • 1篇加料速度
  • 1篇反应动力学
  • 1篇分解动力学
  • 1篇H

机构

  • 2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篇文衍宣
  • 2篇高家利
  • 2篇胡雪玲
  • 2篇童张法
  • 2篇粟海锋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nSO_4·H_2O热解制备四氧化三锰反应动力学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确定空气中硫酸锰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的机理,用TG-DSC结合XRD分析研究了硫酸锰的热分解行为,用非线性等转化率法和普适积分法研究了硫酸锰脱水和分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00~400℃之间为MnSO4.H2O脱水阶段,积分动力学机理函数为G(α)=α3/2,符合MampelPower法则,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17.11kJ.mol-1;750~1050℃之间为MnSO4的分解阶段,积分动力学机理函数为G(α)=1-(1-α)1/2,符合相边界反应的收缩圆柱体模型,平均表观活化能为226.44kJ.mol-1,MnSO4等温分解结果与TG-DSC分析结果一致。
粟海锋高家利文衍宣童张法胡雪玲
关键词: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热分解动力学
两段氧化法制备四氧化三锰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优化两段氧化法制备四氧化三锰的工艺,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反应温度、锰离子的加料速度、氨锰物质的量比、固相氧化温度、固相氧化时间对总锰质量分数的影响。试验得出制备四氧化三锰的工艺条件为:原料氨锰物质的量比2∶1,锰离子的加料速度30 mL/h,反应温度95℃,固相氧化温度200℃,固相氧化时间3 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四氧化三锰是γ-Mn3O4,总锰质量分数为71.0%,平均粒径为1.23μm。
粟海锋高家利文衍宣胡雪玲童张法
关键词:四氧化三锰加料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