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JS2010015)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瑜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学史
  • 2篇文学史
  • 2篇文学史观
  • 2篇现代文
  • 1篇雕龙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通变
  • 1篇文心
  • 1篇文心雕龙
  • 1篇文学变革
  • 1篇文学发展
  • 1篇误读
  • 1篇现代文学
  • 1篇现代文学史
  • 1篇论略
  • 1篇进化论
  • 1篇《文心雕龙》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王瑜

传媒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进化论:传播的“变异”与现代文学史编写中的“误读”
2012年
严复对进化论的"误译"忽略了进化过程的复杂性,漠视了"异化"、"退化"等现象的存在。进化论为"文学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支撑,促成了中国文学在20世纪之交的转型。进化论不是一种价值评判标准,以之评判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写史走入的误区。只有摆脱"误读"的影响,疏离"新"、"旧"二字价值判断上的应用,才能合理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
王瑜
关键词:进化论误读文学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现代性的文学史观
2012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具有转型意义的代表作,其以"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视角为关注点,摆脱了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唯"阶级论"是从的理念。"现代"一语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价值取向变化的标志。"现代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应用凸显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不同的价值取向。
王瑜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观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与文学史观论略被引量:1
2012年
文学史的书写有较长的历史,但对之系统关注的时间却不长。文学史的书写离不开文学史观的指导,有意识地运用某种史观指导文学史编写是其发展成熟的表现。我国古代文学史观的特殊性导致了长期内文学史成为历史书写的附属品,其循环论的特征也不利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变革与突破。
王瑜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史观通变《文心雕龙》文学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