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Z-YW-N-52)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东刘燕刘保东石雷檀龙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配子
  • 1篇配子体
  • 1篇配子体发育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萌发
  • 1篇槲蕨
  • 1篇发育研究

机构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篇李杨
  • 1篇徐艳
  • 1篇檀龙云
  • 1篇石雷
  • 1篇刘保东
  • 1篇刘燕
  • 1篇李东

传媒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槲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具单裂缝,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不具周壁,孢子外壁局部具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纹饰。接种后10~12d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20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d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65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d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原叶体受精后幼胚突破颈卵器生长。
徐艳李杨李东刘燕檀龙云刘保东石雷
关键词:槲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