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111211118)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冯晓宁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黑龙江省发展信息产业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软构件
  • 2篇软件复用
  • 2篇刻面
  • 2篇刻面分类
  • 2篇复用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网络
  • 1篇聚类
  • 1篇聚类技术
  • 1篇后缀
  • 1篇SOM聚类
  • 1篇SOM神经网...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2篇冯晓宁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框架的软构件后缀索引构造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前现有的软构件检索方法都是将软构件作为孤立的个体对待,而在实际应用当中软构件大多是基于某框架之下的.为了描述和管理软构件所应用的框架和环境,利用基于有色Petri网的框架模型计算构件之间的框架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利用SOM聚类为构件分类形成框架类别.另外,为了提高检索效率为每个刻面的术语空间建立术语树,并为树中节点建立后缀索引.这样减少检索软构件时遍历术语树中节点的个数,而且使同一批检索到的构件更适合应用到同一框架当中.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软构件的检索效率,而且保证了检索到的软构件经过最小的修改量就能够被应用到软件系统中.
王卓刘大昕冯晓宁
关键词:软件复用软构件刻面分类
基于SOM聚类的软构件分类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软构件刻面分类法是一种被各大软构件库系统广泛采用的分类方法,但是传统的刻面分类法需要人工建立和维护庞大的术语空间,增大了软构件建库和入库的工作量。利用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聚类技术可实现无需建立术语空间的软构件自动分类,同时针对软构件的特点和SOM聚类的需要预先确定拓扑结构和聚类结果与输入样本的次序有关等缺点,对SOM聚类的训练过程进行改进以满足软构件聚类的要求。
王卓刘大昕冯晓宁
关键词:软件复用软构件刻面分类SOM神经网络SOM神经网络聚类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