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802108C)

作品数:1 被引量:24H指数:1
相关作者:唐小燕兰卫华郑丹丹李红吴曙粤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体质量
  • 1篇低体质量儿
  • 1篇早产
  • 1篇早产低体质量...
  • 1篇喂养不耐受
  • 1篇卧位
  • 1篇吸吮
  • 1篇耐受
  • 1篇非营养性吸吮
  • 1篇抚触
  • 1篇俯卧
  • 1篇俯卧位
  • 1篇腹部
  • 1篇腹部抚触
  • 1篇不耐受

机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汪莉
  • 1篇吴曙粤
  • 1篇李红
  • 1篇郑丹丹
  • 1篇兰卫华
  • 1篇唐小燕

传媒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分为两组各30例,综合护理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的措施,并把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日常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记录两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到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患儿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护理干预组喂养出现呕吐、腹胀、胃残留、呼吸暂停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郑丹丹吴曙粤汪莉唐小燕兰卫华李红
关键词:早产低体质量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抚触俯卧位喂养不耐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