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QS031-C31-13)
-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生茂李凤民更多>>
-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兰州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被引量:6
- 2005年
- 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 索东让杨生茂孙炳玲孙宁科
- 关键词:长期施肥肥料效应土壤生产力灌漠土
-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配施对作物产量和灌漠土养分库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1年
- 根据河西走廊灌漠土上连续27 a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研究了河西绿洲区灌漠土有机肥和化肥长期配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长期配施增加了作物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7种施肥方式(单施氮、NP配施、NPK配施、单施有机肥、有机肥+N、有机肥+NP、有机肥+NPK)中,以有机肥与NP或NPK肥配施效果为最佳。长期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增加了N,P,K养分投入量、养分携出量和盈余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21-25 a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0.0%-16.0%,58.1%-69.0%和13.4%-31.1%,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5.7%-79.0%,172.2%-287.8%和21.4%-38.8%,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单施化肥处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以有机肥与NPK肥配施改善土壤肥力的效果最理想。
- 孙宁科索东让
-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土壤养分
- 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5
- 2005年
-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漠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表明,连续20年不施用任何肥料,导致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严重衰退。2001年不施肥的小麦产量仅是试验开始时(1982年)的25.7%,2000年的玉米产量为1984年的28.2%。肥料是影响农田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不同肥料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其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6.5%、27.3%、24.7%和2.9%。随着试验年限的延长,不施任何肥料的对照产量持续降低,故氮肥的增产效果增加;磷肥增产效果比较平稳;钾肥在试验开始后最初6年(1982~1987年)无显著增产效应,中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1988~1992年),后期8年(1993~2001年)显著增产。施用有机肥的增产作用随着试验延续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残效叠加效应。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NO-3-N的积累与分布有显著的影响。施用化肥的处理(NP和NPK)导致NO3--N在土壤剖面中大量积累,尤其是在20~140cm土层。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MNP和MNPK)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积累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长期连续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均导致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积累;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导致更深土壤剖面(140~180cm)中硝态氮的积累,因此,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增加绿洲农田土壤生产力,维持和提高土壤质量,但从持续农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应适当降低施肥量。
- 杨生茂李凤民索东让郭天文汪建国孙炳玲金绍龄
- 关键词: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生产力绿洲农田长期施肥氮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