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103001-019-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赵长琦杨阳高文运董晓芳刘少静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鸢尾
  • 5篇黄酮
  • 4篇鸢尾属
  • 4篇活性
  • 4篇HPLC法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植物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纯化
  • 2篇生物活性
  • 2篇酮类
  • 2篇鸢尾属植物
  • 2篇唾液
  • 2篇唾液酸

机构

  • 14篇西安医学院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1篇科技部

作者

  • 11篇赵长琦
  • 10篇杨阳
  • 7篇高文运
  • 2篇刘少静
  • 2篇董晓芳
  • 1篇杨静
  • 1篇杨黎彬
  • 1篇张大勇
  • 1篇杨光华
  • 1篇陈洁君
  • 1篇杜强
  • 1篇于文惠

传媒

  • 4篇化学工程师
  • 3篇中国药师
  • 2篇中草药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7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酰胺-大孔树脂联用纯化川射干总异黄酮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富集川射干总异黄酮的方法并对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样品溶液以聚酰胺吸附,水洗除杂,将除杂后的聚酰胺置于大孔吸附树脂柱顶部,以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洗脱富集总异黄酮。以总异黄酮收率和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的富集总异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聚酰胺与AB-8树脂联用能有效富集总异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与聚酰胺比为1∶1,与树脂比为1∶3,以4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7 BV,色谱柱径高比1∶30,在此纯化条件下异黄酮纯度由19.71%增加到53.43%,收率为60.83%。结论:该方法优于目前常用的总异黄酮富集方法,且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前景。
杨阳赵毅李冰张绪阳赵长琦
关键词:川射干总异黄酮
HPLC法测定蓝花喜盐鸢尾中一种新的异黄酮糖苷被引量:1
2014年
建立简单、快速的HPLC法测定蓝花喜盐鸢尾中一种全新异黄酮糖苷———鸢尾甲黄素B 4ˊ-O-β-D-葡萄糖苷。采用HPLC法,Agilent 1260H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该异黄酮糖苷在17.2~172μ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回收率为99.78%(RSD=0.76%)。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蓝花喜盐鸢尾中鸢尾甲黄素B4ˊ-O-β-D-葡萄糖苷的测定。
杨阳刘少静杨光华赵长琦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5种鸢尾属药用植物甲醇提取物体外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5种鸢尾属药用植物(膜苞鸢尾、细叶鸢尾、蓝花喜盐鸢尾、粗根鸢尾、中亚鸢尾)根及根状茎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制备5种鸢尾属植物根及根状茎的甲醇提取物,并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观察5种鸢尾属植物提取物对NO、TNF-α、IL-6水平的影响。使用MTT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NO的含量,ELISA法测定TNF-α及IL-6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5种提取物中,膜苞鸢尾及中亚鸢尾在12.5~100μg·mL^(-1),粗根鸢尾及蓝花喜盐鸢尾在25~100μg·mL^(-1),细叶鸢尾在50~100μg·mL^(-1)时,均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释放NO(P <0.05)。膜苞鸢尾、粗根鸢尾、中亚鸢尾、蓝花喜盐鸢尾在25~100μg·mL^(-1),细叶鸢尾在50~100μg·mL^(-1)时,均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释放TNF-α(P <0.05)。5种鸢尾在25~100μg·mL^(-1)时,均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释放IL-6(P <0.01)。组间对比表明,膜苞鸢尾在100μg·mL^(-1)时对NO和TNF-α的抑制作用最强,细叶鸢尾在25μg·mL^(-1)时对NO的抑制作用最弱,在100μg·mL^(-1)时对IL-6的抑制作用最弱(P <0.05)。结论 5种鸢尾属药用植物根及根状茎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属药用植物抗炎活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杨阳张绪阳常利华严敏赵劲竹张曼瑞赵长琦
关键词:鸢尾属药用植物体外抗炎RAW264.7细胞
唾液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唾液酸(SAs)是以9个碳为母链的α-酮酸,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唾液酸生物学功能了解和认识的深入,以唾液酸为先导进行新药研发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唾液酸在医药、食品、保健品上的应用有着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检测方法对于药物质量控制与治疗作用研究,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唾液酸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不同检测方法优势,以及检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杨阳焦淑玲朱美旗高文运
关键词:唾液酸纯化
新生发丸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2015年
目的:考察新生发丸的制剂工艺及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选择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两项指标,优选新生发丸中水提部分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通过HPLC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和牛膝进行了鉴别。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熟地黄等五味药材用12倍水量提取3次,每次1h。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分离好,阴性无干扰。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杨阳于文惠杨静赵长琦
关键词:正交试验
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二氢黄酮的含量
2015年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一种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的二氢黄酮: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方法采用Agilent 1260HC-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 ·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25℃。结果该二氢黄酮在37.6~188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回收率为101.26%(RSD=1.17%)。测得该活性化合物在细叶鸢尾中的含量非常高,6批药材中的含量为57.70~59.35 mg·g^-1。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适用于细叶鸢尾中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的测定。
杨阳刘少静杜强赵长琦
关键词:二氢黄酮老年痴呆症RP-HPLC法
唾液酸水平对癌症诊断与治疗的作用及其检测方法
2020年
唾液酸化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逸,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肿瘤血管新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经常可以观察到高唾液酸化的肿瘤细胞,血清中的总唾液酸或糖脂结合唾液酸的水平在多种癌症中显著升高,因此,唾液酸水平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对癌症患者体内唾液酸水平变化的可能机制、唾液酸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对癌症诊断及分期的作用、唾液酸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血清和血浆中唾液酸水平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唾液酸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阳朱美旗高文运
关键词:唾液酸癌症
膜苞鸢尾和中亚鸢尾中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鸢尾属2种植物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和中亚鸢尾Iris bloudowii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薄层制备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MS、~1H-NMR、^(13)C-NMR)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从膜苞鸢尾的根及根状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鸢尾苷(1)、野鸢尾苷(2)、尼鸢尾苷(3)、芒果新苷(4)、芒果苷(5)。从中亚鸢尾的根及根状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尼鸢尾苷(3)、尼鸢尾黄素(6)、4′-羟基-5,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7)、5,5′-二羟基-3′,4′-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8)、4′-羟基-5,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9)、irifloside(10)和尼鸢尾黄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化合物2、3、5、6、7、9、11及此前报道的从膜苞鸢尾中分离得到的野鸢尾黄素和irilone均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5是首次从膜苞鸢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11是首次从中亚鸢尾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结果提示化合物2、3、5、6、7、9、11以及野鸢尾黄素和irilone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杨阳董晓芳申美伦徐尹张绪阳赵长琦
关键词:鸢尾属RAW264.7细胞
HPLC法同时测定膜苞鸢尾中两种有效成分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膜苞鸢尾中两种有效黄酮类成分野鸢尾苷和野鸢尾黄素含量。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ASB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H3PO4水溶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9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野鸢尾苷和野鸢尾黄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4~12μg·mL-1(r=0.9996)、2.24~11.2μg·mL-1(r=0.9995)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RSD分别为98.45%(RSD=2.29%)、97.93%(RSD=3.9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本实验可为膜苞鸢尾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杨阳路姣赵长琦高文运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黄酮类
鸢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11
2013年
鸢尾属的许多植物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用于治疗癌症、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该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为黄酮类、三萜类、苯醌类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该属的主要成分已有很多报道.现对近30年来从21种鸢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65种三萜类化合物,包括结构特殊的鸢尾醛类三萜,21种苯醌类化合物和9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探讨了鸢尾醛类三萜可能的生源途径及其相互关系.并对这三类化合物的抗癌、抗疟疾、激素拮抗剂、抗氧化、酶抑制剂、抗溃疡等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杨阳陈洁君张大勇董晓芳赵长琦
关键词:鸢尾属三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