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449)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货币
  • 2篇未观测经济
  • 2篇货币缺口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因素
  • 1篇货币供给
  • 1篇货币政策
  • 1篇货币资金
  • 1篇GDP
  • 1篇GDP修正

机构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李建军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统计研究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4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未观测货币资金”:测估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4
2006年
民间借贷、企业非正规融资等未观测金融活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还是一个谜。本文试图在前人对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非经济因素吸收分析法,测估未观测货币资金规模。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侧重于未观测经济金融因素对货币吸收的分析,通过分解非经济因素,测算未观测经济金融因素吸收的货币规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未观测货币资金总量扩张较快,从6000多亿元扩大到近1万亿元。表明非正规金融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建议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过程应关注未观测金融的影响。
李建军
关键词:未观测经济
基于货币吸收分析与GDP修正数据的未观测货币规模估算:1978-2005被引量:5
2006年
未观测货币是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与未观测经济活动吸收或释放的货币量,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的影响。掌握未观测货币的规模,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未观测因素产生的干扰程度做出大致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基于货币吸收分析方法和最新GDP修正数据,对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未观测货币规模进行估算。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侧重于分解货币吸收的非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货币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未观测货币总量呈现周期性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未观测货币释放规模较大,而在此时点前后,吸收规模较大;它的政策意义在于,将未观测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统计分析框架体系,可以判断经济运行周期的时点边界,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李建军
关键词:GDP
中国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1978—2004被引量:6
2006年
货币缺口是现实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之间的差异程度,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角度看,它对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保持汇率稳定,都具有重要参照意义。本文采用均衡产出决定法、周期趋势消除法和货币供给增长率推算法分别测算1978—2004年我国的货币缺口,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27年中,货币缺口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特征;(2)1994年以后货币缺口的波动幅度变窄,表明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逐步提高;(3)货币缺口对经济周期的峰值具有预警功能。
李建军
关键词:货币缺口
GDP数据修正前后中国货币缺口的变化——兼论未观测经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Monetary gap is the disparity between nominal volume of money supply and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After the GDP data being revised according the results of economy survey,the monetary gap changed correspondingl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estimated the effects of non-observed economy to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 and made some advice to the central bank.
李建军
关键词:货币缺口未观测经济货币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