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623020)

作品数:11 被引量:222H指数:8
相关作者:吴常文石戈王日昕王健鑫朱爱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海洋学院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养殖
  • 4篇深水网箱
  • 4篇网箱
  • 3篇杂交鲟
  • 3篇海水养殖
  • 2篇盐度
  • 2篇条石鲷
  • 2篇组织学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形态学
  • 1篇行为习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驯化
  • 1篇养殖环境
  • 1篇鱼类
  • 1篇鱼类养殖

机构

  • 10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舟山市疾病预...
  • 1篇浙江东海海洋...

作者

  • 6篇吴常文
  • 2篇王健鑫
  • 2篇徐梅英
  • 2篇王日昕
  • 2篇朱爱意
  • 2篇石戈
  • 1篇余新威
  • 1篇赵淑江
  • 1篇刘雪珠
  • 1篇常抗美
  • 1篇张元兴
  • 1篇吴剑锋
  • 1篇周小敏
  • 1篇高鹏
  • 1篇李鹏
  • 1篇刘美英
  • 1篇郭建平
  • 1篇胡春春
  • 1篇陈安娜
  • 1篇张科杰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环境前期评估被引量:2
2008年
对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的五个重要基地的自然环境状态、网箱分布情况、风浪流基本情况、海水理化因子指标等进行了连续4 a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5个主要深水网箱养殖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海区有天然的屏障物,可避大风浪,海水水质除营养盐外均属于一类或二类水质标准,底质基本符合沉积物一类标准,养殖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此外海区环境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深水网箱养殖使得海区环境的营养盐提高了4.3倍,2005年后,增加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趋于平稳。因此,深水网箱养殖需要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布局,科学养殖等措施稳步持续发展。
周小敏赵向炯吴常文张元兴
关键词: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环境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g,体长38.5~42.9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314.17~31328.99mg/h,耗氧率为63.93~102.14mg/kg·h,窒息点为0.51~0.63mg/L。在一定范围内杂交鲟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提高;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pH值对杂交鲟的耗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淡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比较。
吴常文朱爱意赵向炯
关键词: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窒息点盐度
条石鲷胚胎及仔稚鱼的发育被引量:52
2005年
通过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形态的观察,确定了条石鲷早期发育的进程.条石鲷的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浮性,卵径为0.90~0.95 mm, 油球1个,卵裂为盘状卵裂.在水温23~24℃,盐度26~28的条件下,受精后7 h 10 min,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12 h,眼囊形成;受精后20 h 30 min,心跳开始搏动;受精后26 h 30 min,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78~2.03 mm,至5日龄全长3.25~3.30 mm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至8~15日龄,全长3.50~4.97 mm时,鳔形成;至18~20日龄,全长7.10~7.31 mm时,尾鳍鳍条发育完整.
常抗美毛建平吴剑锋张科杰
关键词:条石鲷亲鱼培育育苗试验胚胎发育
几种深水网箱养殖鱼类行为习性的观察被引量:17
2006年
运用鱼类生态学、鱼类行为学以及水产养殖学研究方法,对几种深水网箱养殖鱼类的行为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干露的耐受力强弱依次为黑鲷、真鲷、鲈鱼、美国红鱼和大黄鱼;大黄鱼分布于中下层网箱边缘、集群、不争斗,美国红鱼均匀分布于中下层、集群、争斗激烈,鲈鱼均匀分布于中下层、较少集群、争斗激烈,真鲷分布于下、底层网箱边缘、较少集群、争斗,黑鲷分布于下、底层网箱边缘、较少集群、争斗;摄食节律明显,与潮水涨落有关,在接近早晨、傍晚的平潮或停潮时间内形成两个摄食高峰;对饵料具有选择性,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强,不同投饵方式对鱼类摄食强度有影响,对饥饿的耐受力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增强;7-8月份日平均摄食率最高,2月份最低,鱼类的摄食率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昼夜活动习性不明显,流急时分布于网箱底部或下游网箱边缘,流缓时活动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抗风、浪、流能力强弱依次为美国红鱼、鲈鱼、大黄鱼、黑鲷、真鲷。
吴常文徐梅英胡春春
关键词:深水网箱美国红鱼鲈鱼真鲷黑鲷行为习性
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被引量:72
2006年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具有发达颌齿的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食道上皮组织可分为两个区域-头部和尾部,头部区域由扁平上皮层构成,尾部区域的上皮组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呈V形,其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贲门部和胃体部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组织。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肠道粘膜固有层中有管状肠腺存在;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缺乏粘膜肌。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约为0.78。在整个消化道中发现有四种杯状细胞。本文研究了条石鲷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并探讨了其消化道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特征与其杂食性的适应。
王健鑫石戈李鹏刘美英王日昕
关键词:条石鲷消化道形态学组织学杯状细胞
杂交鲟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被引量:1
2004年
徐梅英郭建平
关键词:杂交鲟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驯化健康养殖
深水网箱鱼类养殖HACCP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对HACCP体系及其在深水网箱鱼类养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将HACCP体系初步应用于深水网箱鱼类养殖产业中。作者对舟山海区的深水网箱鱼类养殖进行了调查,应用HACCP的基本原理,对整个深水网箱养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了养殖场的环境、水源和水质、饲料供应以及生产管理这四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监控措施以及超过关键限值时的纠正措施,使各关键控制点处于人为控制之下,从而使深水网箱养殖按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生产健康的鱼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高鹏陈安娜吴常文
关键词:HACCP深水网箱海水养殖关键控制点
海水养殖杂交鲟对环境变化耐受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杂交鲟的适宜温度为5.0~22.0℃,临界上限水温为26.0℃,临界下限水温为3.0℃;耐受盐度的范围比较广泛,为1.0~38.0,适宜养殖的盐度为8.0~32.0;耐pH值的范围为4.7~9.8,适宜养殖的pH值为6.9~8.8.杂交鲟对环境变化耐受性范围较大,可以保证杂交鲟可以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以避免由于环境因子的激变造成海水养殖杂交鲟的大规模死亡.
吴常文朱爱意赵向炯
关键词:海水养殖水温盐度杂交鲟
东海黄姑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根据2004年2~4月在舟山沈家门市场采集的117 ind黄姑鱼样品,对黄姑鱼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目前舟山渔场渔获物中黄姑鱼年龄组成主要以1~2龄的低龄组为主,主要体长在161~263 mm之间,主要体重在175.3~354.8 g之间;②黄姑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1.633×10-5 L3.0357;③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t=529.5[1-e-0.262(t-0.281)]和Wt=2597.4[1-e-0.262(t-0.281)]2.4164;④体长生长速度方程为:dL/dt=138.729 e-0.262(t-0.281),体重生长速度方程为:dW/dt=1644.4056e -0.262(t-281)×[1-e -0.262(t-0.281)]1.4164,生长加速度方程分别为:d2L/dt2=-36.3470e -0.262(t-0.281)和d2W/dt2=430.8343e -0.262(t-0.281)×[1-e -0.262(t-0.281)]0.4164×[2.4164 e-0.262(t-0.281)-1].
吴常文赵淑江胡春春
关键词:黄姑鱼年龄
褐菖鮋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被引量:38
2007年
利用光镜技术对褐菖鮋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研究表明:褐菖鮋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4部分组成。口咽腔较大,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并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食道粗而短,上皮组织包括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粘膜层的固有膜中含有腺体;胃呈Y型,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3个区域,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和胃体部的粘膜层中有厚的结实层,上皮有大量的胃小凹和胃腺组织;胃幽门部括约肌明显,幽门上皮不含胃小凹;胃与肠相接处有8~9个指状幽门盲囊,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肠道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丰富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肠道系数为0.54。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幽门、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幽门盲囊及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层以及幽门上皮还检测到酯酶活性,且酯酶定位于幽门柱状上皮细胞胞质的上半部。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褐菖鮋食道有润滑和微弱的消化作用,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糖类的功能;幽门和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整个消化道结构与其肉食性功能密切相关。
石戈王健鑫刘雪珠王日昕
关键词:褐菖鲉消化道组织学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