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6C12)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涛张凯黎莉马志勇钟学珍更多>>
- 相关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颈总动脉不同形式剪切力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兔颈总动脉套管产生的高、低及震荡剪切力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楔形颈总动脉套管加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3个时间点采集兔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内径(Dr)、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数据,计算颈总动脉血流剪切力。12周末处死动物,留取动脉标本,HE染色观测颈总动脉病理改变。结果楔形颈总动脉套管放置术后,高、低剪切力与基态剪切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震荡剪切力超声结果提示紊乱血流图像。低剪切力区域较震荡剪切力区域形成较大斑块,所含脂质、平滑肌成分较多,胶原成分较少。高剪切力区域则无明显斑块生成。结论采用颈总动脉套管可在相邻血管区域同时模拟不同形态剪切力(低水平、高水平和震荡剪切力),高剪切力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低剪切力和震荡剪切力则可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孙涛王颖马志勇张凯钟学珍黎莉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