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05-1-5)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珊黄晓红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瓷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瓷面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15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5组:(1)37%磷酸酸蚀1 min;(2)9.6%氢氟酸(HF)酸蚀3 min;(3)氧化铝微粒喷砂处理;(4)金刚砂车针打磨;(5)表面未处理。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分成2个小组,每组15个试件。使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经冷热循环疲劳实验后检测抗剪切强度。结果未使用偶联剂组的抗剪切强度,未达到临床要求,使用偶联剂后的抗剪切强度,9.6%HF组、打磨组、喷砂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使用偶联剂试件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6%HF酸蚀、喷砂处理、打磨粗糙等方法处理瓷面可提高粘接强度,处理后使用硅烷偶联剂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37%磷酸处理瓷面及单一使用偶联剂不能达到临床要求的粘结强度。
- 黄晓红林珊
- 关键词:正畸托槽烤瓷修复体硅烷类粘着性
- 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去除后瓷破损率的比较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瓷面处理及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去除后瓷破损率的影响。方法:300个烤瓷试件按不同瓷面处理随机分5组,A组:喷砂3s;B组:金刚砂车针打磨;C组:9.6%氢氟酸酸蚀3min。D组:37%磷酸酸蚀1min;E组:未处理组。再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及粘接剂不同分4组,每组15个试件。粘接剂为京津釉质粘接剂及3MUniteTM粘接剂。托槽粘接后检测抗剪切强度,记录瓷破裂指数(PFI)及瓷破损率。结果:使用偶联剂前后PFI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方式各组间PFI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瓷面处理及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增加了粘接强度,同时增加了瓷面受损的机率。
- 黄晓红林珊
- 关键词:托槽
- 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瓷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80个烤瓷试件按不同瓷面处理随机分3组:氧化铝喷砂组;金刚砂车针打磨组;9.6%氢氟酸(HF)酸蚀组。再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及粘接剂不同分为4组,每组15个试件。粘接剂为京津釉质粘接剂及3M UniteTM 粘接剂。托槽粘接后检测抗剪切强度。结果不同处理方式,使用偶联剂前后平均抗剪切强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瓷面经处理后使用硅烷偶联剂粘接托槽,可达到满意的粘结强度。
- 黄晓红林珊
- 关键词:托槽硅烷偶联剂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