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230)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博朱华旭郭立玮潘林梅付廷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中药
  • 3篇膜分离
  • 2篇油水
  • 2篇油水分离
  • 2篇中药制药
  • 2篇污染
  • 2篇绿色制造
  • 2篇膜法
  • 2篇膜分离过程
  • 2篇挥发油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多尺度
  • 1篇学成
  • 1篇药水
  • 1篇医药防治
  • 1篇蒸汽渗透
  • 1篇制药废水
  • 1篇水提
  • 1篇水提液

机构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江苏扬子江药...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国科学...

作者

  • 10篇李博
  • 7篇朱华旭
  • 6篇郭立玮
  • 6篇潘林梅
  • 3篇付廷明
  • 2篇邢卫红
  • 2篇高从堦
  • 1篇刘红波
  • 1篇张启春
  • 1篇吴勉华
  • 1篇唐志书
  • 1篇宋忠兴
  • 1篇潘永兰
  • 1篇段金廒
  • 1篇石飞燕
  • 1篇姚薇薇
  • 1篇张悦
  • 1篇彭静
  • 1篇彭静
  • 1篇张刘红

传媒

  • 7篇中草药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海峡两岸膜...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9年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线综合治疗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病率几乎为100%,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局部剧烈炎症表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继发感染等。中医病机以“火毒伤阴”为关键,现代医学的病理始发机制尚未明确,以口腔分泌腺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当前治疗措施均以供给营养、控制疼痛、预防继发感染为主要目的。该文从中西医2个方面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谢靖盛沛李博吴勉华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头颈部肿瘤发病机制中医药防治
基于超滤和蒸汽渗透膜法广藿香挥发油分离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在比较超滤膜和蒸汽渗透膜对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基础上,提出膜法中药挥发油提取的适用范围,进而对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解析。方法选取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分别采用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从挥发油收率、膜分离前后挥发油理化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对膜法中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型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超滤技术和蒸汽渗透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84.87%、78.46%;从化学组成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对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酮类成分的亲和透过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所透过油在3600~3650cm-1的官能团峰强度显著减弱,即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截留了挥发油中的醇、酮类成分,对醇、酮类成分的透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超滤法和蒸汽渗透法均为较好的广藿香挥发油富集方法,相比于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而超滤法趋向于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酚等含氧基团类成分的富集,蒸汽渗透法更趋向于烯类成分的富集。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其分离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对分离体系具有重要影响。
王晗刘红波李博潘林梅付廷明张悦宋忠兴唐志书朱华旭
关键词:广藿香挥发油超滤膜技术油水分离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中药水提液模拟溶液“溶液结构”及与膜表面相互作用初探——以黄连解毒汤为例
目的:以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模拟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淀粉、果胶等共性高分子物质与小分子药效物质的共存状态及相互作用,探讨小分子药效物质与膜表面相互作用.方法: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分析物质进行建模=体系能量最小化=计算总体系...
李博郭立玮吴勉华朱华旭刘红波刘静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量子力学
文献传递
XDLVO理论解析超滤处理中药含蛋白质模拟废水膜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以小分子药效物质回收为目的,解析膜法废水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膜选择;筛选对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可进行有效处理的超滤膜。方法选取7种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超滤膜(PES5K、PES10K、PES20K-M、PES20K、PS20K、RC20K、PVDF100K)进行膜筛选实验;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檗碱为主要物质模拟含蛋白质的中药制药废水。以膜通量、截留率、小分子透过率为考察指标,测试膜运行过程的操作参数;采用接触角表征膜表面亲、疏水性;进而运用扩展的德亚盖因-兰多-弗韦-奥弗比克(the 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理论解析筛选出高分离性能、耐污染且适宜于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超滤膜。结果PES5K膜总界面自由能最小,膜污染程度较小,该结果与膜滤过实验数据一致,实际运行中PES5K膜通量稳定,化学需氧量(COD)截留率达79.8%、蛋白质去除率超过95%,小檗碱保留率83.75%,符合"双膜法"废水处理的优选原则。结论PES5K膜可作为处理含蛋白质中药制药废水的优先选择;为膜法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的材料优选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赵文静张鲜丽李博潘林梅付廷明彭文博唐志书朱华旭
关键词:中药制药废水膜法处理膜污染
基于Hermia模型的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方法以中药水提液中的鞣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模拟溶液的膜过程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借助Hermia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对于鞣质模拟溶液、鞣质+小檗碱+栀子苷模拟溶液,其膜通量变化和滤饼过滤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滤饼层的形成是其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滤饼层的存在使得小檗碱和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67.63%和87.55%)并不理想。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重要手段,滤饼层的形成和存在可能是中药提取液膜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李博彭静郭立玮彭静
关键词:无机陶瓷膜膜过程污染机制中药鞣质栀子苷
中药酚酸类成分在PES膜分离过程中的透过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索中药水提液中小分子药效成分的膜分离过程透过机制。以中药酚酸类成分作为模型溶质,选择5种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结构相似的酚酸类成分,即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水杨酸,进行聚醚砜(PES)膜的膜分离实验。以膜分离过程中的相对通量和透过率作为指标,结合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分析不同酚酸类成分透过机制。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酚酸类成分透过情况并不相同,并随着溶质浓度的升高相对通量出现衰减,溶质透过增加;从分子结构上分析膜分离过程的透过现象发现:酚酸类化合物的透过率随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从取代基的位置上表现出的透过率为对位取代>间位取代>邻位取代;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反映了电荷排斥在膜分离过程中的作用,即阻抗越大,溶质透过越少。因此,中药酚酸类成分在PES膜中的透过现象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受筛分机制的影响,还存在空间位阻和电荷排斥的作用。
黄莎莎赵文静张悦李博潘林梅姚薇薇刘红波黎叶凡唐志书朱华旭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酚酸类成分
中药挥发油膜法高效富集的油水分离原理研究及其新型膜分离过程的探索实践被引量:8
2019年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应用于中药油/水分离过程的研究探索,面向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创制新型膜材料,是实现“用”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关键。因此,将多尺度科学的创新性成果有效应用于膜过程分离原理的揭示,利用膜技术的“高效、节能、降耗”等特征实现中药挥发油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必将为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引领。
朱华旭唐志书郭立玮刘红波潘林梅李博邢卫红高从堦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多尺度
关于构建中药绿色制造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思考和实践被引量:13
2019年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宗旨是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将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制定为重点任务,在中药制药行业大力推广绿色制造理念与技术迫在眉睫。依据绿色制造的基本理念,结合科技实践,系统论述"中药绿色制造"的概念、目标与重点研究内容,以期为构建中药绿色制造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借鉴。主要论点包括中药绿色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中药绿色制造理论与技术体系中的"资源"定位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具有各种活性成分的化学组合体是中药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中药制造绿色工艺技术的核心是分离;产业生态学及其实践产物工业生态园是中药绿色制造的根本出路等。
郭立玮党建兵陈顺权朱华旭朱华旭李博
关键词:绿色制造中药制药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中药制药膜分离工艺选择原则与方法被引量:5
2019年
面向绿色制造的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亦称"绿色设计",其目的是极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协调优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制药分离工艺技术与药物绿色制造息息相关,"环境、性能和成本"三大要求和成熟度、分离技术原理是制药分离工艺绿色设计的基本要素,"清洁工艺"可降低原料及能源耗损,切合"预防优于治理"的理念,也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以构建膜与树脂技术系统集成为例,介绍中药制药工艺绿色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对中药制药分离工艺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
丁菲李除夕周颖莫冬萍郭立玮
关键词:绿色制造中药制药膜分离
基于膜及其集成过程的中药“绿色浓缩”技术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2019年
中药工业能耗惊人,能耗的重头浓缩工段的蒸汽耗量约占全厂的60%左右,甚至更高。膜浓缩技术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因不同膜过程本身技术原理所造成的各自缺陷,而受到制约。引进国际先进的膜集成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有望适用于中药物料浓缩需求的"反渗透与膜蒸馏集成"的技术关键——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流变性的劣化及其对膜传质作用的拮抗,以代表性中药复方为实验体系,借鉴流变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通过工艺过程动态精密分析,建立"时间-物料流变学特征-膜传质过程"三维模型;融合多学科手段,探索中药物料流变学规律及其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阐述膜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的传质作用及机制,寻找临界渗透压(反渗透过程)与临界通量(膜蒸馏过程)2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平衡点,探索"反渗透"与"膜蒸馏"2种膜过程的优化组合方案。破解膜浓缩工艺中药行业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为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及工艺设计提供支撑,促进中药制药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
潘林梅李博郭立玮张刘红石飞燕杨晨金唐慧
关键词:流变学计算流体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