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USRP30904)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苏州立新制药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研究生的新实践
- 2012年
- 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探索了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
- 陆杰李义平汪晶舒亮姚盛棠曾德利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
- 蛋白质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介绍了几类包装材料、蛋白质芯片、酶生物传感器、分子马达以及蛋白质矿化材料、纳米模板等蛋白质基纳米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 姜晓琳李祯陆杰顾瑾
- 关键词:蛋白质纳米材料
- 聚醚砜超滤膜乳化法制备乳化柴油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平均孔径为25 nm的聚醚砜超滤(UF)膜,以去离子水为分散相,以0#柴油为连续相,分别以Tween-20和Span-80为分散相及连续相的乳化剂,采用膜乳化法制备W/O型乳化柴油。UF膜乳化法制备的乳液比传统乳化方法稳定时间提高2~2.5倍,而相同条件下乳化剂用量减少了50%~65%。此外,考察了UF膜法制备乳化柴油过程中的各工艺参数对乳液液滴大小、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高于0.5%,连续相流速在2.0~5.0 m/s范围内,跨膜压差为0.02 MPa时,乳液分散系数α达到0.12~0.3,液滴尺寸为30~65 nm。
- 张春芳刘建白云翔顾瑾孙余凭
- 关键词:聚醚砜超滤膜乳化柴油乳液稳定性
- 不同沉淀剂对Li_(1.1)Ni_(0.5)Mn_(0.5)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2013年
- 通过共沉淀-高温煅烧方法合成了层状结构的Li1.1Ni0.5Mn0.5O2正极材料,并通过XRD、SEM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运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CV及EIS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沉淀剂合成的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及形貌。碳酸盐为沉淀剂合成的产物锂镍混排度最小,颗粒更均匀,具有最低的极化及最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具有最高的容量及最优的倍率性能。
- 宋腾飞张海朗
- 关键词:LI1共沉淀沉淀剂
- 溶菌酶在聚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 2011年
- 用平衡法测定了278~298 K下溶菌酶在不同浓度的PEI、PDDA、PVS、PSS的缓冲溶液(pH=4.5)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EI、PDDA浓度的增加,溶菌酶的溶解度降低,PSS、PVS浓度增加,溶菌酶溶解度增加。对PEI、PDDA的数据进行模型关联,通过理想溶液模型、Apelblat模型、多项式经验模型的关联结果显示,Apelblat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吻合,R2=0.974 2~0.999 8,ARD=0.086%~1.08%。关联溶解度数据可以得到完整的溶解度曲线,为溶菌酶的溶析结晶提供热力学基础。
- 姜晓琳陆杰顾瑾
- 关键词:溶菌酶聚电解质溶解度
- 钴、铝掺杂对Li_(1.1)Ni_(0.4)Mn_(0.4)Co_(0.15)Al_(0.05)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Li1.1Ni0.4Mn0.4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RD分析,计算得出掺杂后晶胞体积收缩,层状结构更加稳定。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了其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对于不同充电状态的EIS分析,显示其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及较好的电荷转移动力学。
- 张海朗任秀君
- 关键词:共沉淀
- PEG/(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分离茶氨酸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聚乙二醇(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生产茶多酚所得废液中的茶氨酸,考察了PEG分子量与含量、硫酸铵含量、pH、温度、加盐(KCl、KBr、KI)、茶氨酸含量对双水相及萃取分离茶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PEG/(NH4)2SO4双水相萃取分离茶氨酸的适宜条件是:PEG平均分子量为4 000,质量分数为1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5%,pH约为6,30℃。在此条件下,茶氨酸的分配系数K1=0.16,蛋白质的分配系数K2=0.28,糖类的分配系数K3=9.8,茶氨酸在下相的萃取率为89.5%,可以将茶多酚废液中的茶氨酸与糖类及其他有颜色的杂质分开。
- 王艳彭奇均
- 关键词:双水相茶氨酸萃取率
- 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4)Co_(0.2)Mn_(0.4)O_2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层状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2,XRD、SEM、ED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850℃为最佳煅烧温度,在此温度下合成的材料具有ɑ-NaFeO2层状结构,结晶度最好,Ni、Co、Mn分布均匀。充放电测试在2.0~4.6 V,0.2 C的电流下,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5.6 mAh/g,库伦效率为93.2%;经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5%,且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
- 杨威张海朗
- 关键词:LINI0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